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高中同学(六)

(2015-07-09 09:05:35)
标签:

高中

生活

劳动

老师

分类: 往事如烟
我的高中同学(六) 
    窗外正下着雨,滴滴答答的雨水陪着我继续我的高中回忆。我对下雨是很有感情的,最有感情是在我当知青的时候,如果是清晨听到外面有雨水声,听到滴屋檐水了,心里是特别地高兴,今天不用下地干活,可以继续睡懒觉。谁也不会是天生就喜欢劳动。我们在分校读高中那一学期,校方安排的劳动时间还很多,一周有二天是劳动(那时没有双休日),校方也许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劳动观念,培养我们对劳动的认识和技能。这都是我自己的想当然,真正为了什么已经没有答案了,但我们当时读高中生的时间实实在在劳动锻炼过。 

    分校每周安排三个班轮流劳动二天,这样分校的农场天天都有班级在劳动。劳动的内容除了下地干活就是下山挑煤,我的记忆中二天劳动有一天是下山挑煤。从分校下山去綦江县城挑煤需要用大半天时间,清早出发在县城里吃个中饭就返回。轮着我们班下山挑煤那天,同学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不需要统一出发时间,一路上大家稀稀拉拉像去赶场一样。反正你得把煤挑上山来,挑煤是件枯燥的事,挑煤上山还很艰辛,好些同学是第一次用扁担挑东西,有的同学实在挑着吃力,用毛巾包着扁担压在肩头上,缓冲一下肩上的压力。从县城到分校的上山路道路有二处陡坡,分别名叫一望和二望,说那是望着有人来接替一下自己的担子。真还有,那个时候男女同学之间相互不说话,但挑煤路途却相互帮助,走在前边的男同学都会放下自己的担子,走回到一望和二望去把女同学的担子接替过来挑一段上山的路。虽然男女同学间不说话,但男生回头下坡接女同学的事却是一种常态,是一道风景。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每个人负重的能力大有很大地提高,学期最后一次下山挑煤,同学们拿出自己所有的力气为表达对分校热爱,那一次每人挑煤的重量都是一学期来最重的一次,冠军属于我们班向同学,一担煤称重117斤。这事过去40年了,想想值得。我们在分校读过书,在分校洒过汗水,分校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见证人,分校的样子在我心目中已经凝结了,想忘都难。 

    在分校除了上课,所有的劳动的岗位除了一名指导老师(师傅)都是由同学们担任,轮到劳动那一天,我们班有的同学是分在食堂当炊事员,有的是去养猪,有的去放羊,有二名同学去乡村小学当代课老师。我感觉分校和一个农场没有什么差别。分校种有好几亩蔬菜,这些都是同学们在周老师指导种植的,基本能够满足食堂的需求。在分校参加了这么多的劳动,后来当知青的时候对农活就不那么陌生了。虽然安排了这么多的劳动,但没有说就此热爱劳动,喜欢劳动。15、16岁的年龄,谁又不喜欢玩。 

    有一件趣事。“五.一”劳动节分校食堂打牙祭并放假半天,那天同学们很高兴,中午聚餐吃肉下午自由活动,可到晚上出事了。由于食堂忙于做菜来不及烧开水,不少同学喝生水拉肚子了,而且牵涉的人员很多,第二天老师上课宣布,谁有内急不用举手示意可直接去WC,我坐在课堂后面心里在数数,又出去了几个,看到有人急忙走出去,有点隔岸观火的心态,呵呵。 

    结束一学期在分校的生活,我很感激我们的老师,他们除了要给我们上课还和我们一并劳动,在生活中关心爱护着我们。我们彼此间很熟悉,1998年同学们相聚,陈老师说他几十年教书最熟悉二个班,其中一个是我们班,我们六班。他们是特别有爱心的老师,不论处是什么时候他们都是我心目中的一个标准,一个做人的标准。(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