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玻璃”是个伪问题
(2010-06-14 15:33:48)
标签:
减速玻璃车窗景物运动知觉杂谈 |
分类: 生活随笔 |
“减速玻璃”是个伪问题
《金陵晚报》6月12日有一则新闻,“沪宁城铁 7月1日开通运营 南京“飞”上海69分钟。”我感觉南京距上海又近了不少,两地的关系又紧密一些了,现在两地的距离往往是用时间来计算的,看到时报道中最后有一段话很是刹风景:“车窗用减速玻璃,车窗:减速玻璃让你不头晕。高速列车采用全封闭装置,所有窗户不能自由打开。车窗玻璃是采用光学折射原理特制的“减速玻璃”,会产生视觉误差,所以高速运行下旅客看窗外景物不会头晕目眩。同时高速下旅客可以在过道行走,不用像坐飞机那样系安全带。”
我认为这就是记者不懂装懂了,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减速玻璃”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减速玻璃”。人们判断运动知觉的变量不是线速度,而是角速度(视角度/秒)。当物体距离观测点远变动的角度小,自然就感觉速度慢,反之亦然。飞机的速度远高于火车吧,它的弦窗没有什么减速玻璃,看远处的云层也不会感觉飞快。如果真有什么减速玻璃,那一定是先给杨利伟他们用上。其实要证明有无减速玻璃,方法也不难,只要把玻璃下放到一半,就能说明问题了,车窗玻璃放到一半,上下各半窗的风景会分离成两组画面吗?有的人说他的车好是减速玻璃,我就叫他把窗户放下一半。
动车车窗的玻璃好是肯定的,好就好在玻璃要跟没有玻璃一样的感觉,这样看外面的景物就不会有形变,感觉就舒服。如果玻璃质量不好,透过玻璃看外面的景物就会产生变形,给运动物体叠加了一种由于变形而产生的恍惚,就容易使驾驶员视觉疲劳,给你快的感觉。 这就是所谓“减速玻璃”的全部秘密。
我想到前些时间的一本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和张悟本,他本身宣传的是伪科学,但是大众自身的科普知识水平太差,不能分辨其真伪,这也有记者不懂装懂的功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一句老话:“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那是不行的,尤其是记者。
(注:我的行李还是没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