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款也有尊严

(2010-04-21 16:43:17)
标签:

捐款

善款

尊严

善举

慈善

杂谈

分类: 生活随笔

善款也有尊严

玉树地震发生后,看到那里的人们受难了,那里的自然条件很差,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完成救灾重建工作。我们能做什么,想起一句老话,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看到同胞在受苦人们捐款捐物一是能分担一点同胞的苦难,其实很重要的也是净化自己的心境;一方面有益于灾区和灾民,另一方面也可以净化社会空气,生活中人人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人人也需要帮助别人,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爱的方式,生活中不能没有了爱。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慈善机制透明度的欠缺,许多人对于慈善机构缺少了解和基本信任,我们的捐款都是由单位组织,本来是表达自己的爱心,可有时在表达时却遇到不顺心的事,单位习惯于按“级别”、“交”捐款,谁交多少大家都清楚,然后就不闻不问。这就有个问题,假如有的下级想比上级领导多交一点他有顾虑吗,别人怎么看。单位组织捐款是积极的,每人可“交”上去的那一份善款用到什么地方了,就没有人告诉你了,长期这样的做法会冷落捐款人的心。

 

我认为善款要善用,组织捐款要积极,管理好所捐的款更要积极,对捐款人得有一个交待,这是对奉献善心者的尊重,是对善款的尊重。而这种交待或尊重,会激发更多人的捐赠热情,让捐款人知道自己出的那一分力气用到什么地方去了,不是常说成就感吗,得让捐款人有实实在在的成就感,让更多的灾民得到有效帮助。看到许多人不仅自己捐钱捐物,投身募款的宣传、组织,还特别关注捐款的流向问题,强烈要求信息透明、制度公开,表现出一种“较真”的态度,这正是慈善事业渐渐走向成熟。

 

灾难总还会有的,如何才能提高慈善的公信力?按美国著名慈善机构卡耐基基金会的理念,做慈善事业要有“玻璃做的口袋”。整个过程都要是非常透明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让人看得清清楚楚,这样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公众才会放心予钱。人们通过捐款获得做人的尊严,善款善用也是善款的尊严,中国社会并不缺爱心与善举,缺少的是保护爱心与善举的完善机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他们和我们
后一篇:又到平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