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要买这样的车
(2008-06-30 10:20:17)
标签:
汽车挑选参数品牌爱好 |
分类: 生活随笔 |
买车要买这样的车
我准备买自己的私家车了,可是汽车是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产品,对于一个外行来说是没有办法真正了解你选的车对你是否真正合适。我询问了几位有车的朋友,让他们说说对车的体会,有的告诉我说,你不要太在意油耗的问题,私家车里程数不会太多,可有的朋友则讲私家车就是要考虑省油的问题;有的认为保有量高的车好“领驭”就不错,有的说你买一个商务车干什么,也有人讲什么时代了,还分商务车不商务车。听了不少见仁见智,一致的意见并不多。但也有一些共同看法,空间大的车人乘坐舒服,私家车平时有70-80%的时间是一人或者二人乘坐,有70-80%的时间是在城市里跑,鉴于这样的情况看来还是买前排乘坐舒服的车,操控性好的车。
我觉得买车就像是在买马,首先要血统纯正,也就是说要买老牌汽车公司的新型号汽车,因为老牌厂家有实力雄厚的研发水平,新上市的车一定经过精确的设计,一定是汽车新技术的宠儿;买车也就有点像找对象,尽可能在婚前定位和选择准确一些,不要刚结婚就后悔莫及。我认为买什么车,首先取决于你愿意花多少钱买车,在这个前提下才好考虑后边的问题,买车考试的顺序可以是:1、参数比较,2、品牌意识,3、个人偏爱;当然这些顺序也可以调整。
1、参数比较,在价位一般的情况下,就可以将你要候选的车进行参数比较,比如,把速腾和郎逸的具体参数进行比较,尺寸、重量、油耗、悬挂系统、发动机、长宽高等对应比较,比较后就能反应出这二款车在参数方面的优劣。有人说参数靠不住,但这样的比较毕竟有一个科学的依据。
2、品牌意识,对于品牌我感觉个人总是有些偏爱的。有人喜欢德国车,认为德国车精细,技术可靠;有人喜欢日本车,日本车省油,同样价格的车性价比总是比别的车高;有人喜欢美国车,说美国车大气,在大问题方面肯定是过关的。从不同国家的车技术和理念,也反应出了这些国家的汽车文化。
3、个人偏爱,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了。有的人就是喜欢日本车,就不喜欢别的车,这没有什么好指责的。常言道一分钱一分货,但也有人说在汽车这个具体的产品倒不一定,因为有的车牌子响,在同等情况下它能价高一些,而对于一些想挤进市场的新车,可能性价比更高些。
有人说有了私家车后人的生活的观念产生新的变化,就像不会骑自行车的人体会不到自行车带给人的方便一样。现在是新车好戏连台,老车连连降价,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假如谁要想买一台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车恐怕是没有的。在想这博文的题目的时候,想起了“红灯纪”的一句戏文:做人要做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