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易中天品三国
我是在04年看《百家讲坛》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易中天先生在讲汉代风云人物。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他的普通话很不标准,在电视节目主讲人中他的普通话水平算是比较差的了,但是看他所讲述的内容感觉条理分明,很有层次感,他讲刘邦、项羽、韩信等,自己平时知道一点这些人物,但只是一点点皮毛。听了易中天先生讲述后,就等于是他为这些人物做了个小结,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知识也多了一些。
听了他讲汉代风云人物后就去找他写的书看,看他的书才知道他的专业并不是历史,而是文学、美学。他写书的语言就像他在《百家讲坛》上讲述的语言一样,通俗易懂,学术上的问题经他娓娓而谈地表述就好懂多了。他写了一本关于美学的书,书名是《破门而入》,我认为这是他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美学书籍。感觉他是在为普通大众而写的书,语言平实,但内容却是相当地丰富,我想也经得住专家审议。
去年,易中天先生就开始在《百家讲坛》品三国了,他的名气也随着这档节目的播出而不断扩大其影响,跟随其后的非议也是越来越多。但易中天先生泰然自若,并没有因为非议自乱阵脚,倒是非议者多数都各自败下阵去。可见易中天先生的学识和涵养都是很了不起的。他是在讲三国的历史,但他更像是在播出一粒粒种子,他是在将他思考问题的方法,做研究的思路告诉大众,在讲述历史中他总是要加上自己精辟的评论。比方讲败走麦城的关羽,在把事情讲清楚后,加上自己的评论说:“关羽就像是被宠坏了的孩子,宠坏了的孩子有二个特点,一个是天真,一个是任性。”这话真是精彩,一语双关。他让我明白了关羽的性格同时也知道被宠坏了的孩子的特征。我想,像他这样懂历史的真不在少数几人,可像他讲述得这样好的也就只有几人。他讲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只是安内的需要,并非真正能北伐,他说:“你如果是真正认为诸葛亮要北代,那你就是书呆子了。”他讲的诸葛亮是人,是活生生的人,不是神,他要执行刘备的组织路线,又要安内攘外,诸葛亮的北代只是一个政治口号,是为了以攻为守。经他这么一说我好像知道了一点政治里的东西,政治也许有时要讲讲的,有时当局的说法只是口号,并非当真当局要去认真执行的。老百姓知道一些历史,知道一些政治上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好,别担心听了讲三国人就变坏了。老话一句: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是因为读过《三国演义》,所以听易中天先生讲三国里的人物时感觉不陌生,但小说里的人物和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不是一回事,演义不是真实,小说不等于历史。易中天在讲历史,也是在传递他的思想方法。都说时势造英雄,易中天先生有他自己丰富的经历,有现在的学识,有很好的品格,我相信他还会在《百家讲坛》讲出新的历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