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haoqichang0725
shaoqichang072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68
  • 关注人气:3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槐树的见证

(2024-06-30 14:06:17)
标签:

生活

历史

文化

老槐树的见证 
     邵祺昌

在周村区大街街道爱国社区爱的合西区东南部,有一棵树龄600多年的老槐树。树干高达15米,树围三人方可合抱,如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挂牌的一级保护树木。
      今爱国社区所辖地域,解放前分为鹌子窝、莫家庄、油坊街等三大部分;1958年共同组建为周村人民公社爱国大队;1984年改称周村乡爱国村;2003年改称周村区大街街道爱国社区,所辖区域的老村庄、老街道和新时代的居民小区逐渐融合为一体。
       这棵老槐树,原来在鹌子窝村东南角李姓门前,是否由李姓人所栽种,现在没有人能说得清。但是说起鹌子窝的来历,村里的耆老却说得有鼻子有眼,一些知情的周村人也津津乐道。
      村中老人说,明朝以前,这里有一个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小村庄北边有一座大庙,庙里的主持叫窦来,由此还有个路人皆知的歇后语,鹌子窝的和尚——窦来(都来)。这座庙里有一棵大树,树上有一个鸟窝,一对鹌子在这里不知住了多少年了,它们的家世比窦来还要早。
     有一天,窦来要出门,临行前嘱咐两个小和尚,来了香客要好好照应,千万不要贪玩误事。可窦来走后一上午,一个香客也没有,两个小和尚闲得无聊,就商量着爬树去摸小鹌子,结果小鹌子没摸着,倒是摸着两个鹌子蛋。这下两个小和尚来了劲,就想着在师傅回来前煮熟吃了解解馋。没想到刚煮了个半熟师傅就回来了,吓得他俩赶快止了火,把鹌子蛋捞出来扣在盆底下。可是树上的鹌子见窦来回来了,就飞到他的肩上叫个不停。窦来觉着有点蹊跷,就问小和尚他走后庙里发生了啥事情?两人见瞒不过去,就把摸鹌子蛋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窦来一听就气炸了肺,训斥了他俩一顿,并让他们把煮过的鹌子蛋再放入鹌子窝中。

       没想到过了半个月,这两个蛋居然孵出小鹌子来了,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窦来觉得很奇怪,煮了半熟的鹌子蛋怎么还能孵出小鹌子来?他越想越觉得这里面有蹊跷。于是他不顾一把年纪亲自爬到树上看个究竟,结果看到鹌子窝里一块核桃大、有光泽、滑溜溜的小石头。窦来心想这一定是块宝石,就没有声张暗暗地藏了起来。

一个月后,窦来和两个小和尚说要出去云游一段时间,叫他两看管好庙里的事务。

       其实,窦来这次是带着从鹌子窝摸来的那块石头去京城找人鉴宝。他一路饥餐渴饮,不敢停留,一直来到京城。他知道藏宝不能露,就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在京城大街上闲逛游,转来转去看到一家珠宝店就溜达着进去了。进店后,他从怀里掏出那块小石头向柜台上一放,掌柜的打眼一看就知道是块宝贝,但他不露声色地问道:师傅,你这是从哪里捡来的石头?"窦来接过话茬说:掌柜的,这可不是石头,是俺们的镇寺之宝,你要不识货,俺就去别的店了。掌柜的见这和尚不好糊弄,就拿在手里装模作样地端量了一番,然后说:石头虽好,就是小了点,要卖就给你100两银子。窦来一听心里也有了底,但是还想杠杠价,不想急于出手,此时觉得肚子也饿了,就推说价格不到位,揣起小石头出了店门。
     窦来走了不远,看见路旁有一家小饭店,便进去要了一盘素饺子,倒上一碟不花钱的醋,大口吃起来。吃完了水饺,肚子不饿了,想着还不能马上回珠宝店去,免得让掌柜看出自己心急而压价,就从怀里掏出那块小石头来看,没想到小石头挺滑溜,一下没拿住掉到醋碟子里了。窦来觉得不好,就赶忙从醋碟里拿出小石头,撩起衣襟使劲地擦巴,但不管怎么擦,小石头已经失去了原来光泽,也不那么滑溜了。窦来很懊悔,没精打采地回到珠宝店,再掏出小石头让掌柜看。掌柜一看说:不要了,你拿回去吧!"窦来一听就急了眼,说:你不是说给100两银子吗?怎么又不要了?"那掌柜说:“刚才我看的那块石头叫还阳石’,人刚咽气的时候含在嘴里能起死回生;但是现在你这块石头已经没了灵气,分文不值,我还要它干啥?

     窦来一听傻了眼,带来的盘缠也花光了,只得一路化缘才回到鹌子窝。没有了还阳石,鹤子也不在树上住了,只剩下一个空鹤子窝。因了这个故事,人们就把这个小村庄叫鹌子窝,虽然庄名不雅,但流传至今。

我们山东人,大多都是山西移民,有陕西老槐树、河北枣林庄的说法,这棵老槐树也寄托了先民的几多乡愁。国槐容易成活,树干挺拔,根深叶茂,也有事业发达、子孙绵延的寓意。鹌子窝村头的这棵老槐树,历经600年,树大根深,枝叶繁茂,村里七八十岁的老人说,他们小时候就这么粗。

老人们说解放以前,老槐树已经腐朽,躯干中空,小孩子能从下面的树洞里钻进去,再从上面的树洞里钻出来。1958年大炼钢铁的时候,村里人把上面的大树枝全部锯掉,作为炼铁的劈柴烧了,只剩下了中空的躯干孤零零的立在那儿。李家人在树洞的底部填上土,种上一棵小榆树。随着小榆树的逐渐长大,形成槐中抱榆之状,寓意吉祥,村民乐见其成。
      但是,被锯掉了树头的老槐树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从顶部又生出三条嫩芽来,最初的形状就像《三毛流浪记》中那个活生生的的三毛。但不几年的工夫,这三条嫩枝竟然越长越旺分蘖出新的枝杈,老槐树起死回生又逢春。为了不妨碍老槐树的再度生长,人们就把那棵榆树挪了出来。后来老槐树的树洞里无原由地着了一把火,上段的树干随后裂开。1980年代,政府对老槐树进行支撑保护,用砖和水泥对中空树干实施填堵,老槐树敞开的胸膛又恢复如初。
      现在看去,在老躯干之上的三大枝干,有着明显的二代感,老躯干上边的三大新树干就像嫁接在老树干上一样,有的直上云霄,有的旁逸斜出,但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2017年,爱国社区的鹌子窝片区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鹌子窝是回迁安置区,全域都要拆除。社区两委经过研究讨论、征求村民意见,形成了古槐“原址保留、永久保护”的方案,将老槐树作为老村的永久标志,此方案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和林业部门的支持。在小区施工中,因保护老槐树而拉大了楼间距,对老槐树实施避让,牺牲了很多建筑面积。楼基开槽之前,先对老树的基础部分进行了保护性建设,保护古树的用材足以盖起五间大瓦房,老百姓戏称让老槐树住上了五间大瓦房
      2020年,林业部门派来专家对古槐进行保护、输液,对树干进行修复,重新进行了合理的力学支撑,树立了保护碑并挂了保护牌,从此这棵老槐树也有了身份证。社区不仅设立了以副书记李旭东为主的信息联系人,并将日常管理落实到物业管理人员。现在,老槐树的平面位置低于小区的地平面一米多深,方形保护池全部做了防水处理;小区地平面以上又加装了一米多高的不锈钢防护栏,在护栏开门处上了锁,防止小孩随意攀爬而发生危险事故。

2024年,被拆迁居民回迁,广大居民住进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新居,鹌子窝拆迁区安置了爱国村的三片区的莫家庄、鹌子窝全部和油坊街部分被拆迁居民,真正实现了爱国村域大融合。安置区命名以爱合为主题,合是人一口,爱国社区人团结发展,共同富裕,爱合也暗合爱国合作社的意思,爱国社区人每人一股,相约成社。老槐树所在小区为爱合西区爱国东区遥相对应。
     自上世纪50年代成立农业合作社以来,爱国三片区集合成村,共谋发展,历经辉煌。爱国村经历了三次村域融合,第一次是1990年代建设的爱国新村,初步融合;第二次是2000年代建设的爱国花园,再度融合;第三次是2020年代建设的爱合小区,完全融合。村域大融合使爱国社区形成了真正意义的社区一体化,形成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新型社区。

600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经过战火,经过饥荒,最终在党的领导下步入小康。600年来,老槐树历经沧桑,依然生机勃勃,见证着爱国人的搏发进取,事业发达,社会兴盛,人民安康。 

(讲述人:鹌子窝村民樊汶修,材料提供:爱国社区副书记李旭东)

作者:邵祺昌    1951年生人

住址:周村区青年路121号院4号楼一单元202 

      联系电话:1333522044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