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忘王洞那段情

(2022-06-30 08:28:33)
标签:

生活

难忘王洞那段情(王洞知青岁月3) 

伊方柱和袁秀珍是王洞村第一批知青的正副长,我和知青王新华一块去采访了他

王洞村第一批知青16人,于1974年10月25日,先在九六五五部队礼堂召开了欢送会,后乘坐大敞车到王村公社再开欢迎会,然后才来到王洞大队,大队再把他们分到各个小队。当时,袁秀珍被分配到第一生产队,队长是王锦时;伊方柱被分到第四生产队,队长是王延禄。由于村里的专业队也是从各小队抽调劳动力,所以知青们虽然分在各小队,但只是农忙季节在小队参加生产,农闲的时候都去专业队劳动。

伊方柱是第一任知青长,兼任司务长,负责到公社粮所给知青买油买面等,回来安排在食堂当班的知青做饭。一开始的时候,两人一组轮流做饭,一共轮了两回,袁秀珍先后和杨福元、胡玉兰一组,此后就有固定的人员干食堂了。

最初的时候,由于粗粮就会蒸窝头,知青们也吃不惯,所以吃馒头的次数比较多,结果细粮吃完了,粗粮还不少,怎么办?伊方柱说:“我和王延禄的关系很好,我就找他要,王队长叫我们拿200斤粗粮到四队仓库换了200斤小麦。”

袁秀珍是第一任知青副长,她和韩玲等人虽然分在第一生产队,但是大多时间在专业队负责喂猪。两个人早早起来就烧火打猪食,喂完了猪就去粉坊帮忙,主要是干些“揣糊”等粗拉活儿。由于大家都吃够了窝窝头,所以让女知青跟着村里的婶子大娘们学习摊煎饼。袁秀珍说,她学了几次没学会,就不学了。但是别人学会了,知青们也都吃上煎饼了。

民兵训练也是知青们的活动之一。伊方柱记得他们曾到白云山那里去训练,袁秀珍记得她们在李家疃南山上训练打靶。她们把气球拴起来放到空中,气球随风飘荡,她们练习打“活靶”,效果不错。她还记得民兵连长王焕星曾出去参加过培训学习,回来后感觉他讲话的理论水平大大提高了,讲起话来都是一套一套的。

王洞专业队技术员王荣锡,不仅技术经验丰富,而且专心农业科学研究,培养出小麦、玉米、高粱等优良品种,知青们虚心地向他学习农业知识,伊方柱就曾经跟他学过“植保”工作。1976年,淄博市召开植保工作会议,王祥增推荐伊方柱参加,当时全市只有两名植保员是知青。

1975年12月,按照政策,王洞村有7名回城名额。这是第一批知青回城,大队领导很重视也很谨慎,首先成立了知青考评小组,由大队书记王荣钋和贫协主席王祥增、会计王焕绪、带队干部陆悦文等7人组成,通过集体评议和投票,选出思想和劳动方面表现优秀的伊方柱、袁秀珍、胡玉兰、韩艳玲、郝永生、杨福元、李勇(大)等7名知青率先回城。知青回城的事情,出乎大家的预料,他们都好了安家落户的思想准备,招工回城给他们带来惊喜,所以知青们都很激动,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积极了。

王洞村紧邻八三厂、一号厂、妇女队,给知青生活带来诸多方便。他们不仅去看电影,还可以去免费洗澡。有一次,王洞村停电一星期,晚上照明可以点蜡烛,但是食堂用电解决不了,郝永兰她们就到八三厂食堂,在那里做好了饭,再用水桶带回来吃。

她们虽然在王洞待了一年多,但是和王洞的社员关系很好,特别是伊方柱,经常到社员家里去吃饭,还在王焕绪家里喝酒过年。40多年来,他们和王洞村民的联系没有断,也曾在王焕强、王荣孝、王光忠等家里做客。

他们回城后,伊方柱先招工到辛店石化建干管道工,结婚后调到兰雁厂干管道,49岁上因病离岗,直至退休。袁秀珍招工到淄博丝织一厂干挡车工,工作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提升工段长,后干质检员。现在生活幸福美满,每每说起王洞的知青生活,他们在那里相恋到回城结婚,总是感觉幸福满满。

另外,在王洞知青中,还有吴克强和吕桂花、冯会来和曲玉兰、李勇(小)和王宝书、宋东城和杨会美等人,在共同劳动中产生了感情,结为终身伴侣,不仅他们自己找到了幸福,全体知青也为他们高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