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和娘说说话

标签:
生活 |
在这“地球村”的时代,一些“洋节”也流行起来。如“平安夜”“圣诞节”之类的我们不过也罢,因为和我们民族传统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再如“愚人节”之类的,纯粹是搞笑的,都是无稽之谈;还有“双十一”“双十二”之类的,都是商家炒作出来的。但是“母亲节”我们可以过,因为它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孝道的理念。
在2022年的母亲节之际,不由得想起了生我养我的母亲。娘啊,您老若能活到现在该有多好啊!儿子一定孝敬您,以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娘啊,您是我们家的大“功臣”。娘啊,您说17岁嫁给了我爹,爹是爷爷的独根苗。娘啊,是您养育了我兄妹七人,到75岁去世的时候,我们家已是30多口人的大家庭了,为此,您跟邻居婶子大娘说起话来,脸上都泛着光彩。但在那个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时代,您把我们兄妹七个养育成人,还要给儿子们盖房子、娶媳妇,是多么不容易啊!您为此不知受了多少苦。
http://a1.qpic.cn/psc?/V53I1wam0G6BKL3ITiMB11gSmL2vA8YC/bqQfVz5yrrGYSXMvKr.cqSr6rDLWDKr3RVEOAxboHbW0O9duxIv2*SO*rmfHDEnrlUhKgLBCDtjrVk4*PE6IFXIEmjx8UKjAZJ1oh.QxOMg!/b&ek=1&kp=1&pt=0&bo=sASIBTkItAkREJI!&tl=3&su=056296719&tm=1651802400&sce=0-12-12&rf=2-9
娘啊,是您教给我们怎样过生活。在五六十年代,扯布用布票,国家每年每人发三尺布票;一家人发的布票还不够一个人的衣服或做一床被子用的。所以那时候我们兄妹七人穿的盖的,都是您用双手纺织出来的。我的四个哥哥参加劳动,弟弟和小妹妹还不能干活,我从十几岁开始,就成了您手底下听使唤的“小闺女”。您教会了刷锅洗碗,推碾倒磨;您教会了我搓麻线、纳鞋底儿;您还教会了我纺棉花、缝衣服;教会了我擀饼、包饺子。等我结婚之后,您孙女踢的毽子是我给她扎的,您孙子丢的沙包是我给他做的,就连你儿媳妇用的针荷包都是我为她缝制的。娘啊,这都是得益于您对儿的调教。
娘啊,你是最疼爱我们的。记得那时候村里还没有电磨、粉碎机的时候,所有的粮食都是您踮着小脚用碾磨磨出来的。村子里的碾子少,您经常是夜里去推碾;您从来不叫哥哥去,您说哥哥白天做活累了要休息。记得二哥在上初中时,正赶上国家三年困难时期。那时候二哥的户口在学校,中学生都是装饭的半大小伙子,每天四两的定量根本就不够,老师就领着学生上山去采集荆蒿种掺到玉米面里蒸窝头。那荆蒿种子窝头苦得让人难以咽下,您心疼二哥,就让二哥把荆蒿种子窝头拿回家,换上自家蒸的胡萝卜苗子窝头。记得当时我掰了一口吃,那苦涩的味道至今回味起来还令人吐苦水,但是您却吃得“津津有味”。
娘啊,您是很要强的人。您在旧社会过苦日子养成了“抠”的习惯,所以等到我们一个个娶上媳妇成家立业后,由于婆媳不和,便一个个都离开了您自个单过了。娘啊,您说:”有钱的爹娘好当,无钱的爹娘就难做人。”记得常常因为芝麻粒大小的事儿,媳妇就和您闹得不愉快。做儿子的既不能怪您,也不能怨媳妇,因为在那生活艰辛的时代,儿子知道媳妇的要求也不是毫无道理的,更知道您手里确实没有;即使您手里有几个子儿,还有弟弟妹妹尚未成家。儿知道,您又在为弟妹们一分一厘地积攒了,所以落得媳妇们都不愿到您跟前去,您说到死也不用媳妇们。娘啊,1990年冬,您患了绝症,不到三个月就离开了我们。您没有拖累我们,一直到临终前一天,您还自己起来解大小便。您给我们留下来的钱足够下葬用的;就连您的寿衣都是您生前用自己的嫁衣改做的。您走了,什么也没带去,一辈子的“过货”全留给了我们。媳妇们个个哭得象泪人似的,因为她们明白了,您“抠”了一辈子,都是为了我们。
娘啊!你给我们的太多太多,却没有享一天福。也怪当儿子的没本事。那时我当民办教师,除了挣工分外,每月只有8元钱的补贴,后来改革开放了也不过挣几十元的工资,从来就没给娘买过什么好吃的。记得娘最喜欢吃您儿媳妇包的水饺,就是在您生病期间,也只让媳妇给您包了几次,当然您每次也吃不了几个,却总是说“好吃”“好吃”。娘啊,您很是知足。
娘啊,您在的时候,还没有母亲节;您走了30多年了,儿也没给您过一个母亲节。娘啊,今天儿子和您说的这些话,就当和您一块过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