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人谈读书十则(一)

(2022-04-28 07:53:28)
标签:

文化

古人谈读书十则(一)
       作者:
吴尚之    摘录:宋小君

       题记:润心书屋的宋小君在家里择菜时,发现垫菜的报纸竟然有整版的《古人读书计划》,介绍了古代十位著名诗人、文人的读书笔记,感到很好,有助于润心书屋书友们的读书和写作,就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到手机上给我发过来。这张报纸是2021年2月22日《人民政协报》发的,因为择菜用过,有些褶皱,增加了宋小君摘录的难度。不能辜负了宋小君的一片苦心,我们一起来读吧。
https://mmbiz.qpic.cn/mmbiz/YTr2gNxMLNMPJKEuucrYWibCrgLB6M3rm2nYwIKuHvvtL80EJcunFUJKL5ZmsrTpics7ze2QnXB3c1ibJHbdf2QPg/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
       编者按:近日,委员读书漫谈群新开辟"古人谈读书"专栏。吴尚之委员将其发言整理出十则读书笔记。本期学术家园编辑刊发,以文会友,以书聚力,以飨读者。
https://mmbiz.qpic.cn/mmbiz/YTr2gNxMLNMPJKEuucrYWibCrgLB6M3rmWsD7Um4nqicTh9RfyRjh0JlsCnpTicMp3ic1KNSFeG410icWm87YKuUe6Q/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

1、刘向:"学无迟暮"

        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曾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中国目录学之祖,辑录《楚辞》十六卷,收录其所作《九叹》,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烈女传》传世。刘向在《说苑》中收录了晋平公与师旷的一段对话,谈及读书无迟暮。

     《说苑》记载:晋平公问于师旷(春秋时盲人乐师)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儿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喑)行乎?"从刘向的记述看来,人生读书学习,七十岁开始也不晚,少年、壮年、老年时期,读书学习各有风景,各有千秋,不分早晚,何谈迟暮?
      编后:想起李庆洪主任说的他老父亲70岁学电脑,80岁学微信,90岁学写作,已出版多部著作。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
https://mmbiz.qpic.cn/mmbiz/YTr2gNxMLNMPJKEuucrYWibCrgLB6M3rmo57e5NibFjZrhMKD7ibGMt0sdvGIpFMDibOXvZdRzX4N8CzOGxriaUF8UA/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

2、
董遇:"读书当以三余"

      董遇,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学者,精通《老子》《左传》。他在如何运用时间读书学习方面,颇有见解。据《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记载:人有从学者,欲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苦于没有时间)。"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董遇的读书观,值得我们思考:一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倡导书要熟读,反复读,读书上百遍,书中之意自然领会。二是"当以三余"。不少人曾提出,想读书,没时间。董遇提出:读书要抢时间,运筹好时间岁之余,日之余,时之余,总能抢到读书的时间。生活中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即越是忙的人,越是喜欢读书。越是读书多。董遇的读书观,给后人启示良多。
        编后:三余时间谁没有?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我们何不把看抖音的时间用来学习?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Tr2gNxMLNMPJKEuucrYWibCrgLB6M3rmiavqUGfPthSKHzyMMAAlFJJoOg4jicfibAOuacsBrSN0k4iaUVrydm8wO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