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老师(二)

(2022-04-26 09:38:48)
标签:

教育

我的老师(二)

       文革之前,我们村里只有初小,要想读五、六年级,就得考到外村去读。当时王村公社对口招生的完小有和家小学与杨古小学,这两所学校轮流招生。四哥比我高一级,考的是和家小学,我考的是杨古小学。杨古小学分初小、高小两个校园,都是“地主”家的四合院。初小在杨古村南北大街北首崖头的西边,高小在初小的南边另一院落里,进大门是一家住户,进了月亮门才是校园。
https://mmbiz.qpic.cn/mmbiz/YTr2gNxMLNMOkS7oau6iaQ3fWpzDEtKsBhnawOh3w9rNkpWicaFvTSm2VQHHUUeDk7yUQmgvAY4BDP3Cxme0doQQ/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
   (杨古小学的月亮门,2021年7月拍摄)

    1962年,我升入杨古小学,最初是三个班,东屋、西屋和南屋各一个班,我们二班在东屋里。北屋是办公室,小西屋是校长的办公室室兼起居室。

       校长是宋宪荣老师,个子不高,方脸,有点络腮胡,显得脸面略黑。

       班主任徐长祝老师,师范毕业不久,白面书生,身材魁梧,年轻帅气,很有威严。徐老师给我们担任语文课,读起课文来,标准的普通话,声音洪亮,和大史小学的民办老师比起来,徐老师就是我们心中的“大学教授”。

       可能是我的入学成绩比较好吧,记得在组建班委会的时候,徐老师让我担任体育委员。那时候我年龄小,身材瘦小(坐第一排),要不是成绩好,老师怎么会选我当体育委员?可是我的性格不仅内向还执拗,在大史小学也没当什么班干部,没有当“官”的基础和魄力,所以我就是不当体育委员。记得第一次上体育课的时候,徐老师让我在同学面前站着,要我整队带同学们到学校北边小河边的操场里去上体育课,我站在那里低着头,就是不喊队,其实我真的不会喊队,老师拿我没办法,为了不耽误体育课,就换别的同学了。

       在大史小学的时候,有没有作文课我不清楚了,反正一点印象也没有。在杨古小学就有作文课了,每周有两节连排课写作文。第一节徐老师给我们布置作文题目,说明写作要求和方法,我们开始打草稿,第二节就誊抄到作文本上。等下一次作文课时,老师就先讲评上一次的作文,再布置本次作文题目。

       那个时候的我,对于作文来说还谈不上喜欢,只能说不怵头。清楚的记忆是一次应用文写作,老师要求给家人或亲戚写一封信。我是给在博山当工人的三哥写的,其中在“首先”“其次两段之后的第三段开头用了个“再者”,这个词是看到初中毕业的二哥给我三哥写信时用的,我就照葫芦画瓢用上了。说实在的,当时对于 “再者”的准确含义我还真不明白,所以在讲评作文时,徐老师问我“再者”是啥意思?我就脸红脖子粗地答不上来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YTr2gNxMLNMOkS7oau6iaQ3fWpzDEtKsB2t1B4N6VpFiaNLQtczJy7vawClOshicW4O7JfzIChvj3LtDTCYqjxD9w/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

    (徐长祝老师近照)

       还记得有一次作文课,徐师布置的作文题是“有意义的星期天”,我写的是星期天跟着二哥去南山(冲山)上推石头的事情,看来至少从那个时候我们家就在开始准备盖屋了。不过我这次破天荒地写了叙事诗,至少抄了满满两页作文纸。作文的开头我还记得:“这一周的星期天,我跟哥哥去南山……”虽然只是顺口溜,但在小学时代就敢写“诗”,我的感觉那就是一篇学生版的“孔雀东南飞”。

       在徐老师的教导和鼓励之下,我的作文越来越好。等我毕业上初中了,徐老师还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读给下一届的学生听,徐老师自豪地说:“这是往届同学邵褀昌的作文。”后来在杨古小学读书的小伙伴们,放学后回来告诉我。

       在杨古小学读书时,教我数学的是顾士俊老师,和徐老师相比就是细高挑儿的身材,脸庞也瘦,高高的鼻梁上架一副近视镜,像个老学究。我的数学好,顾老师自然喜欢。可是班里有个牛克学同学,身个不小,数学不好。记得有一次在讲评试卷时,顾老师批评他:“牛克学,牛克学,你就是不学。”

       退休之后,我给周村二中的学生介绍了对象,这个学生是我们村的,大学毕业后当了老师。没想到他的舅舅就是牛克学,几十年不见的老同学在婚宴上见面了。当牛克学说我一个月的工资比他半年挣得还多的时候,我就拿顾老师的话刺挠他:“牛克学,牛克学,你就是不学。” 真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感觉。

       顾老师还给我们上音乐课,记得“我们在太行山上”就是顾老师教的。“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歌声激动人心。其实,徐老师的音乐也很好,他的嗓音穿透力强,浑厚高昂,几里路以外也能听得见他的歌声,“学习雷锋好榜样”就是徐老师教的。

       在杨古小学,还有马荣昌、邱玉琳、王延堂等老师,虽然没给我们班上主课,但是给我的印象都很深刻。我在王村公社当民办老师时,王延堂老师就是王村公社的教委(教育组)主任。

       现在,杨古小学的那些老师大都走了吧,唯有班主任徐长祝老师还健在。徐老师不仅在周村区教研室、周村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作过,还当过周村五中校长,最后从周村三中副校长的岗位上退休。现在80多岁了,身体健康,我每年都去看望徐老师。今年还没来得及去,就静止在家了。“天帝君亲师”,等恢复交通了,我一定去张店看望我的恩师!(未完待续)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YTr2gNxMLNMOkS7oau6iaQ3fWpzDEtKsBicoXPG873wEXfBw7F654WP6XkyibtETWAgkIafHU3IBRGwBNibibIv4kgA/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前排左二为徐长祝老师,2020年在曹振东老师家里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们的师生缘
后一篇:自留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