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沙新作(2018年8月)之二
(2018-09-05 08:54:41)《北京行》
《给机场提条意见》
唱吧的设立
让我等烟民
老误闯
以为多设了
吸烟室
估计麦霸
也有
相应的
误闯
《蝉》
北京的夏夜
夜蝉听起来
的确要比
日本的蝉
焦躁
比伊豆山中
修善寺的蝉
森之汤的蝉
我住的地方
长安之南
少陵塬上
不闻蝉鸣
月光如水
《肉饼小店》
在北京
岂能不吃肉饼
走进一家小店
胖大姐问:
"吃什么馅的?"
看看墙上价目表:
"猪肉大葱"
"吃多少?"
"一张饼"
等我坐下来
又说:
"来瓶北冰洋吧"
"常温的还是冰镇的?"
插问的是个小男孩
我回答:
"冰镇的"
他从冰箱里取出一瓶汽水
放到我面前的小桌上
用启瓶器把盖子打开
插上吸管
随口吟诵道: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杂音》
北冰洋汽水的商标上
有一只北极熊
喝的时候我心中有杂音:
"听说你快绝种了"
《诗与城》
只有在我等口语诗人笔下
北京才变得丰满立体起来
鲜活有人起来
以前诗中的只是首都
与这里传出的高处的声音
一样冰冷坚硬
《一念》
用半个上午的时间
在798艺术区转了转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如果我还是一介小孩
我的妈妈还活在人间
她会经常带我上这儿来
《我不解》
毎次亲临
大江湖的朗诵会
都会有的体会
又被加深了一道
浪漫主义
是我族诗人的基因
是我族的基因
怎么就成了
这个最庸俗
最实际的
民族的基因
怎么就成了
这个命运多舛
苦难深重的
民族的基因
《但愿人长久》
迄今最难忘的父亲生日
是1990年8月5日
他的55岁生日
一放暑假我就去了北京
徐江、桑克等同学抗分
在北师大占了一间宿舍
我去跟他们以诗度日了两周
(真想留住我们
逝去不久的大学时代啊)
这一天刚好赶回来
给父亲过生日
那时老G还是女朋友
那时母亲还健康
她做的饭菜是我此生
最爱吃的饭菜
吃饭时她就那么
无限欣赏地看着我
仿佛全世界都在宠着我
就像现在老G望看吴雨伦一样
《读罢有人今夜难眠》
饭桌上
酒过三巡
周瑟瑟说真话:
"伊沙不搞女诗人"
同行们
注意哦
他是在哪些男诗人也可能
被米兔这个话题下说的
《与女诗人安琪的对话》
"吴雨伦太低调了
他上台领奖
就说了一句话"
"对,这是他"
"我对他说
要是你父亲
得到这样难得的机会
绝对不会轻易放过
一定会好好宣传自己"
"这是我吗?"
《如果你心里装满诗
看什么都有诗理》
北京卫视
《跨界歌王》
说穿了就是
中国演员
卡拉OK大赛
决赛时
有"帮帮唱"
请一位知名的
专业歌手
来帮自己唱
差别很明显
最明显的一点
所有业余的
都炫技
所有专业的
都藏技
《雨晨》
北京的雨晨
鸟鸣何以嘹亮
鸟儿吞多了
雨滴的胖大海
《矫情》
由于农历
在长安太灵验
所以毎年
立秋前的几天
主题都是
珍惜最后的酷暑
《对话》
"公知为啥老犯
低级错误?"
"他们以为自己
是大正确的化身
便可以不拘小节
《无差别》
我的一位前友
明明投靠的是五毛
这次米兔找公知麻烦
他也被同行认作是危险人物
因为曾有过摸人大腿的前科
《真理》
女人的大腿不许摸
男人的粗腿欢迎抱
《在北京的饭桌上》
安琪一坐下来
就说了一个
我不屑一顾的诗人
申报鲁奖的事
令我心不悦
我在短时间内
是这么化解心情的
安琪毕竟是会王嘛
如果她不讲
我也无从知道
作为一名战士
我暂时不能活在
无尘无菌的真空里
《虐》
机场安检口
故事多
永远写不完
这一次
我欣赏到
一个大汉
被勒令
把随身带的
一杯热茶
喝一口
不知为什么
他非要
一口气喝完
我看到茶水
通过其体内
火速结晶成
他头上的汗珠
像无腿的苍蝇
叭嘀叭嘀掉下来
《腰是我软肋》
还是机场安检口
一个男的
笑个不停
还手舞足蹈
"这位旅客
请你严肃对待检查!"
女安检员厉声道
"哈哈哈哈哈
你别摸我腰
腰是我软肋
别人一摸
我就想笑
哈哈哈哈哈"
男旅客解释道
"好吧,可以走了!"
女安检员说完
已经乐不可支
《北京点滴》
闪电点燃大海
海草怒发冲冠
目睹前友们
一个比一个写得差
我不会幸灾乐祸
因我深知
这是因而非果
听说好些人
更爱看我诗下面
骂我的话
路遥知马力
诗久见人心
江湖上新的流行语
"伊沙的传闻别信!"
一位前友说过一句蠢话:"什么走向世界?难道我们不在世界上吗?"——他之所以会说出如此蠢话,是因本城的乡土作家们说过:"什么走向城市?我在城里都住了二十年了",最终,他还是没有挣脱出那块土坷垃。
前一篇:伊沙新作(2018年7月)之四
后一篇:伊沙新作(2018年9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