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若水》专刊

(2016-09-17 17:17:14)

后记

我这人说话也常丢三落四,8月8号那个金银滩草原的壮美黄昏,在藏式帐篷里举行的葵之怒放诗歌节青海场临近结束时,我从主持人徐江那里申请到发言机会,想总结一下整个青海诗会,我在发言中提及应邀出席此次青海诗会的31位嘉宾诗人(全都是《当代诗经》入选者):其中只有7人出席过已经举办过5届的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当时忿忿不平的情绪让我脑袋一热提前升华,开始抨击中国诗坛资源的分配不公,漏掉了事实的完整性和感激之词:以往历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马非是“民间+网络诗人”(官方说法)这一大块唯一的推荐者,他非常努力,但每届只有寥寥数人最终受邀,知弟莫若兄:他总觉得欠了好诗人的!再加上在网易做了三次系列诗会便不再投资做下去的那一年,我主动跟他提过一次……他全记着呢,并把这口气全攒到了今年夏天,用一个近乎伟大的名义——《当代诗经》来做,让会变成了绿叶书才是花,让所有与会者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光荣——当老还非像个孩子似的一边嘲笑着青海湖诗歌广场诗歌墙上那些坏诗制造者的名字(往届青海湖诗歌节的诗人签名),一便手执一本《当代诗经》站在墙前留影,我心中感到无比的满足,我相信马非更是如此。
这是替诗行道才会有的满足!
感谢马非——《新世纪诗典》第2000首这个特大节点上的荣誉推荐是对他最好的感谢!
如果不是为了将我现场发言中所说的事实交代完整和鸣谢马非,我肯定不会写这篇后记,这本专刊的实际工作全都是二月蓝、艾蒿等《新诗典》诗人做的,我没有资格在这里说三道四。事实上,这不是《若水》第一次为《新世纪诗典》做专刊了,在此之前,已经做了“《新诗典》诗人泰新马行专刊”,此次将青海行与韩国行合做一个专刊,是本着青海行是本年度最盛大的国内活动,而韩国行是下半年最重要的国际活动的考虑。
说起国际活动,我也再絮叨几句:以往,这是少数诗人的幸运——我指的是外国人所办的国际诗歌活动对于个人的直接邀请;又是少数诗人的特权——我指的是由中国官方公派出访的那些体制内的诗人,如何打破这两者之中必然含有的不公正,《新诗典》找到了新的模式:由《新诗典》诗人自愿报名自助参会,我们自己将诗会办到国外去——它得以产生的前提是:中国的中产阶级已经出现,在他们日常生活中原本就有每年出国旅游度假的安排,以诗的名义前往,与诗的同道同行,在旅游的同时参加诗歌活动,他们乐得如此不亦快哉!外国人在北京举办的老书虫国际文学节的小册子在介绍我时说:“伊沙为中国诗歌的民主化做出了贡献”——我想说的是:在当代中国,如果没有一部分诗人人格的独立、经济的自足、诗歌的优异,这一切是不可能实现的。
总而言之,《新世纪诗典》是中国现代文明进程的产物,是一部分早觉醒的诗人甘愿拿出自己的资源、动用自己的智慧、倾注自己的心血,为中国现代诗歌所打造的黄金平台和烈火战车,它高高地矗立于现在,也隆隆地驶向未来。

                                                    伊沙
                                               2016.9.17长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