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典》俱进

(2014-05-25 22:13:50)
标签:

文化

《新世纪诗典》感言

 

君儿

 

 

    20114月我的《怀念》一诗首次入选伊沙主持的《新世纪诗典》开始,我发现中国先锋诗歌的阵地转移了——从论坛到微博,如果不是伊沙和新诗典,我想像不出我这个笨伯能转得如此之快!2001年我初入诗歌论坛时,伊沙已经在场;2011年微博热播时,伊沙又用微博向中国和华文世界传播着汉语诗歌的经典。

    从《新诗典》悟道之一:一个诗人只有足够的自足与丰富,才能跟上伊沙和新世纪诗典的长跑步伐。伊沙奇迹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他是长年累月、一首一首在拚着刺刀!而且是为我们,为中国整个先锋诗歌的创作环境和生态土壤。所以可想而知,每一个创作着的人,如果掉以轻心,如果不是全心投入,如果不拿出全部的储备与才情,如何能跟得上这世界上最寂寞却又最憾动人心的诗歌马拉松!我是从被伊沙几次虽“中”犹“批”中悟得此点,也是伊沙给我上的最好一课:一个诗人必须像一个站在空白的蛮荒旷野上的西部牛仔,扩充工具、扩弃信念、扩充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来开疆拓土,来辛苦耕耘,如此,才有某年某月的某一日,一个光辉而幸运的日子为你命名!

从《新诗典》悟道之二:投入足够的生命成本,收获无愧于心的真正好诗。“写诗不折腾不行”、“形式不’尖,内容不‘独’”这是伊沙给我的评语,那也正是我一段时间的迷误与惭愧。虽然我自觉一直在勤奋写作,虽然我以为自己写得也能够及格了甚至觉得比及格还稍好一点,虽然------虽然------,再多的理由其实也不能为庸常之作辩护。伊沙的当头棒喝来得如此及时,使我来得及拨乱反正,使我更自觉地拿起板斧,不是要与人拼命,而是把自己逼上决绝地前排!必然的!

从《新诗典》悟道之三:伊沙从来不是只挖掘你一个闪光点,他让你平地生云,甚至四面开花。只要是从头至尾,只要是一直跟着伊沙点评读下来,你会发现,伊沙一个人已经超越了古今多少人间诗话与词话,他一个人撰就的现代汉语诗歌评论(尽管每次只是区区163个字)已经成为中国最好最丰富最上乘最具着眼点和针对性的长篇诗歌专论!中国最好的诗评家!他让你认识不足,他发掘你诗歌的独异之处,他丰富你的创作指向,他点拨你的心智,最重要的他让你有信心和热情跟着这个精典大军一起奋跑。是的,你的诗歌上榜了,但有可能你自己都还没看上、还没发现它的好,这时,伊沙告诉你一首好诗的构成,告诉你好诗如何成就,如此这般,新世纪诗典不知创造了多少神奇!

这里,有诗歌父子,有诗歌之家(三口均开写),有诗歌兄弟,有诗歌夫妻,有黄发长者,有年仅七岁的小小少年(儿童),有一大批默默写作又踊跃互动中的诗歌“疯子”------而且伊沙带领着《新世纪诗典》还在日日成长之中,苟日新,日日新,《新世典》已成为这样一块众所瞩目的高地,《新诗典》也必将(其实已经)为汉语现代诗歌贡献出更多精典与传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重庆专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