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消息

标签:
文化 |
【诗意-消息】第三届“美丽岛-中国桂冠诗歌奖”揭晓
2014-04-28 小鱼儿 诗歌报
【诗歌报讯】“2014中国桂冠诗歌奖颁奖典礼、世界诗人大会第二届苏州诗院诗会”。2014年4月27日在苏州昆山锦溪揭晓,诗歌报网站站长小鱼儿、常务副站长石生应邀出席本次大会。授予诗人伊沙中国桂冠诗人奖、授予诗人候马“中国桂冠诗集奖”、授予诗人杨黎代表的“废话诗群”中国桂冠诗歌流派奖、授予诗人陈忠村“中国桂冠诗歌翻译奖”、授予诗人徐江“中国桂冠诗学奖”、授予诗人潘洗尘“中国桂冠诗歌卫士奖
当天的颁奖仪式由诗人北塔主持
诗歌批评家伊甸向诗人伊沙颁发中国桂冠诗人奖
伊沙颁奖辞
伊沙先生二十多年来一直站在现代诗的最前沿,他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和形式两个向度上持续不断地扩展着现代诗的边界,在中国当代的现代诗版图上具有开疆拓土的意义,从《车过黄河》《结结巴巴》《饿死诗人》等早期名作,到《唐》《蓝灯》《梦》等现代“长诗”,伊沙以一人之力在进行着汉诗的悄然革命并构筑起个人的诗歌建筑群;伊沙的诗歌批评以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觖构方式,塑造并建设着新的诗歌美学原则,他是把口语诗带入后口语时代的挚旗人;伊沙编选的《世纪诗典》和《新世纪诗典》以精致与开阔呈现当代诗歌的真实状态,以在场性、多样性与不断展开的可能性,成为推动现代诗创造的实质性力量,是当代最具文学价值的诗歌案卷;伊沙率先翻译介绍布考斯基进入中国,对新一代诗人具有深刻影响,他重译著的《英美名诗一百首》《泰戈尔诗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以其诗人之译刷新了中国读者对译诗的认识。伊沙先生做为一个诗人,在创作、批评、编选和翻译四个领域的成就是中国现代诗近二十里最重要的收获,因其在诗歌领域的综合成就和卓越贡献,特授予伊沙先生第三届“中国桂冠诗人奖”。(秦巴子执笔)
诗人伊沙致答谢辞
伊沙获奖感言
1996年11月某日,我从西安乘火车抵苏州,抵达时已是晚上,我在火车站附近的小宾馆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去了长途汽车站,坐上头一班去往浙江湖州的汽车,出席《诗歌报月刊》在那里举办的首届“金秋诗会”……这便是我头一次的苏州行:你不能说我没到过苏州,但跟没到过差不多。当年,我在那家小宾馆的房间里打开电视机看苏州台的节目时,我肯定盘算过以后专门来玩一趟,但我一定不会想到我与苏州的第二次握手会远在18年后的今天,我也一定想不到是来领奖,并且是来领取中国桂冠诗人奖。
不论是在当年还是在一个多月前,我都不会认为自己会与“桂冠诗人”四个字发生关系,这源自我的世界文学史知识和自我认识,华兹华斯的时代就不提了,在我心目中,“桂冠诗人”是属于罗伯特·佛罗斯特那种各方都能接受的诗人,可以在肯尼迪的就职典礼上朗诵其诗的那种,而我打一开始就属于艾伦·金斯堡,甚至属于查尔斯·布考斯基,不要说被推选为“桂冠诗人”了,就是得个一般性的奖都很困难。如此说来,后来的命运比我自己设想得要好很多:18年来,我毕竟得过不少奖(近年来甚至还有越得越多的趋势),今天还获得了带有“桂冠诗人”四个字的重要奖项——第三届“美丽岛”中国桂冠诗歌奖中国桂冠诗人奖。
我深知:与其感谢命运,不如感谢环境、感谢同行,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不是有所改善?我不敢断言,但我们的同行之中确实大有明眼人在——这是事实。今年是我儿子的高考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便尽量不出远门,但这顶“桂冠”我一定要来亲自领取,一则这是同行给我诗歌写作的莫大荣誉,我不敢有丝毫怠慢;二则是我听说侯马、徐江也一同获奖了——一所大学的一间男生宿舍出了三位诗人(并且是中国诗坛的一线诗人),本已殊为难得,但想让他们一同站上领奖台,那便难上加难,因为在我国我族内部有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好事不能都让你们占了;因为诗坛如江湖,所以,我们哥仨能够一齐获奖,更是本届大奖评委会不同凡响的明证!所以,我说什么都要来到今天的现场,让此佳话成为真实的风景。
我要向诗人祁国先生、诗人何拜伦先生、诗人、诗评家唐欣先生领衔的评委会当面致谢——在此,请允许我说一声:“谢谢!”
媒体人于其多向诗人候马颁发“中国桂冠诗集奖”
侯马颁奖辞
诗人侯马的佳话和传奇其实远远不止从《他手记》开始。侯马创造了他一个人的诗歌传统——具体而微又异质别样,幽默智性又底层关怀,犀利入神其实别有温情,野心可感但从不乏创新!体现在《他手记》上让人耳目一新的夹叙夹议亦文亦诗的“形式外观”与透辟人生“人性发见”的诗性呈现,使《他手记》秉乘了侯马其人其诗一惯的“迷人”风度和“贵族”气质。《他手记》丰富和开辟了这样一条现代诗创作之路——只要一个诗人有足够的智慧、心性、才情、虔敬与投注,现代诗写作完全可以打破一切因袭、禁锢与樊篱,神游八极而无往不在!特授予侯马先生《他手记》第三届中国桂冠诗集奖。(君儿执笔)
侯马获奖感言
欣闻《他手记》(增编版)获中国桂冠诗集奖,我从心里涌出了一种久未体验的喜悦之情,尽管持续时间不长但我知道这是一种非创作成功得到认可难以带来的喜悦,况且中国桂冠诗歌奖正在形成一种令人信服的品格和有生命力的传统。我感谢评委会主席,感谢诸位评委,你们的公正和慷慨当然不仅仅是对我的厚爱,其中表现出的对诗歌负责的精神和对创新的追求必定会激励我在现代汉语诗歌这首大诗中写出我独特的一章。
《他手记》(增编版)没有白出。2008年首次出版的《他手记》业已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一首“反诗”无意中拓展了现代诗的疆域,其实正是我的自觉追求。承蒙凤凰联动和江苏文艺出版社的厚爱,这次《他手记》挟六兄弟,我的七部长诗首次结集,本来我是惴惴不安的,现在我感到起码对得起为它付出的编辑们了。我想这本诗集可以加印,因为它腰上可以系个腰封,上面就印着“中国桂冠诗集”。我希望对《他手记》的认可不会到此为止,尽管我经常羞于、怯于翻开它。《他手记》的流传一定会再三证明此次获奖的磊落、亮堂和荣耀。
而我同时要向其它奖项的获奖者表示祝贺。其中有我永远的诗歌亲友,中国桂冠诗人奖获得者伊沙,中国桂冠诗学奖获得者徐江。二十九年前的同一天,我们住进了北师大西西楼的同一间宿舍时不会有谁能想到有一天我们会站在同一座奖台。我不能不赞叹中国桂冠诗歌奖成就了一段佳话,不能不钦佩它肯定价值所表现出的眼光与勇气。毋庸置疑,从中我感受到真实的生活情谊,但我也知道这样的奇迹于时代而言,于我们所处的国度而言,于我们使用的母语而言,它一定还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乃至于一种奉献。
2014年3月27日
诗人陈忠村获得“中国桂冠诗歌翻译奖”后致答谢辞
陈忠村简介
陈忠村,原名陈忠强,20世纪70年代出生于安徽省萧县。现为同济大学美学博士生、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安徽省作协理事、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研究员、安徽省青年美协副主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兼职教授、安徽省文联国画创作院画家、蚌埠市作家协会和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担任同济诗社第21届社长和参加《诗刊》社第27届青春诗会,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等。出版《城中村》、《城市的暂居者》和《短夜》等7部诗集、主编《墨香:中国当代画家作品集》、《同济大学通识教育教材•诗歌读本<一江春水>》、《同济十年诗选》、《安徽现代诗选》、《中国网络诗歌年鉴》、《中国打工诗歌精选》、《中外名家现代诗技法鉴赏》、《诗·城》和《中外现代诗结构·意象》等,诗歌《母亲的冬天》和《穿行在上海的外乡人》入选《大学语文》教材。多次举办画展和上海世博会期间《汉划》系列在荷兰国家馆展出,多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展并有三次获奖,荣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全国鲁藜诗歌奖等。
诗歌报网站站长小鱼儿代表评委会宣读 陈忠村颁奖辞
诗人、画家和美学博士生陈忠村(陈忠强),拥有20多年写诗和画画的经验,由于对其艺术的不懈追求和探索,他让不可能一次次成为可能,这几年他又走进了世界最富诗意的造型大师保罗·克利《谈艺录&诗
歌选》的翻译。毕加索在技艺上的丰富变化天才地使我们回顾形式的历史,而克利的作品则使我们朝向未来。作为译者的陈忠村通过翻译把我们带入了生命力的源头
——“所有时间和空间的原动力”,让克利的诗歌和理论保持了他独有的预见性与现代性。特授予陈忠村先生第三届中国桂冠诗歌翻译奖。(胡桑执笔)
陈忠村获奖感言
得知“美丽岛•中国桂冠诗歌奖”组委会将第三届“中国桂冠诗歌翻译奖”荣誉给我时,多的是惭愧少有的是惊喜,这份惊喜瞬间消失在克利的《死亡与火焰》画面中,海德格尔讲过:“我们可能会长时间地逗留在这幅画前,并且放弃任何直接理解的要求”。是我没有放弃任何直接理解的要求,走进了克利这位大师,三年多来,他伴陪着我,在他的诗歌里完好地保管着打开所有困难和疑惑的机密钥匙。他为守住心中的艺术,并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我敬畏绘画(色彩)更敬畏诗歌(文字),翻译是一座桥梁,让我接近她。二十多年来最让我有存在感的就是诗歌/艺术,它的力量培育着我的成长。感谢诗歌!感谢克利和组委会!更感谢设立美丽岛艺术基金的何拜伦先生!
诗人郁郁向诗人徐江颁发“中国桂冠诗学奖”
徐江颁奖辞
徐江先生二十多年来,持续活跃在现代诗创作与批评两个领域,他携带着一个现代诗前沿卓有成就的诗人的经验和视角进入诗歌批评,游刃诗歌文本内外;他对诗人和作品的解剖细致入微如疱丁解牛,对诗歌流变和当代诗歌现场的辩析犀利而又透彻;他性感的诗歌批评方式突破并颠覆了僵化的学院话语,他对于新诗与现代诗、口语与意象、历史文化与个人经验的探讨具有实践意义;进入新世纪之后,他不遗余力地对新诗传统和现代诗的剥离的努力,对现代诗美学的演进和生成具有建设意义,特授予徐江先生第三届“中国桂冠诗学奖”。(秦巴子执笔)
徐江获奖感言
感谢中国桂冠诗人奖组委会授予我这个奖。感谢五年来先后两度授予我不同奖项的祁国先生,感谢评委会唐欣主席,以及曾两度执笔为我撰写过授奖辞的秦巴子先生,在过往十几年来一直给予我创作及理论研究以关注和鼓励的张智先生,以及所有评委——无论是否投过我的票,诸位百忙之中能拨冗投身诗坛公益,已经使我和其他候选者深深受惠。来自一流同行的褒扬和鼓励总是令我惊喜和感动,同时也更加意识到对现代诗建设所负有的使命。
诗人严力向诗人杨黎颁发中国桂冠诗歌流派奖
杨黎颁奖辞
杨黎是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也一直葆有探索和创造的激情。进入新世纪以来,杨黎提出诗歌即是废话的理念,流布甚广,追随者众多。以他为中心的“废话诗群”从诗歌目标、诗歌观念一直到诗歌语言,都带给我们某种极端和极限的挑战。他们对汉语诗性潜质的勘探,对诗歌和语言可以相互促发这一特点的发现,对“榨干了意义”之后的语言效果的充分实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努力对于开辟汉语诗歌的前景,既是一种基础和限度的测量,也是一种潜力和可能的保证。特授予杨黎先生与“废话诗群”第三届中国桂冠诗歌流派奖。(唐欣执笔)
杨黎获奖感言
昨天接诗人唐欣电话,通知我4月26日去苏州领“美丽岛” 中国桂冠诗歌流派奖。这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一是我终于可以去江南一游,二是可以见到许多好久未见的朋友。当然,被评上奖也是件高兴的事,只是这事的确抵不上前二项。
我写诗多年,被赞扬、被指责以及被争论都是平常的事情。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为赞扬而得意,为指责而愤怒,为被争论到没有争论而难受,我总是不能超乎其外。同样,作为另一个不普通的人,百分之零点零一的外人,我其实把赞扬、指责与争论进行了格式化,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了它们的开始和结束。
所以,我也许不喜欢人,但我很喜欢诗人。至少,这说明我坚信一个道理,那就是我待在这个群体里我安全。
第三届中国桂冠诗歌卫士奖获得者潘洗尘因故缺席本次活动
【相关资料】中国桂冠诗歌奖组委会主席团名单
主席 祁国
秘书长 何拜伦
副秘书长 北塔 楚天舒 冯一二
苏州诗院顾问 小海 车前子 北塔
秘书长 黄劲松
评委主任 唐欣
本次活动全名本诗歌奖由诗人何拜伦先生及其美丽岛艺术基金会设立。
简介
“美丽岛”中国桂冠诗歌奖评选活动,主要是对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当代汉语诗歌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予以表彰。评选工作由“美丽岛中国桂冠诗歌奖组委会” 负责,由一年一届的“评奖委员会”执行, 历年奖金、奖品由美丽岛艺术基金无偿全额提供支持。
“美丽岛”中国桂冠诗歌奖评选秉持一贯的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奖原则,是中国诗坛最具连续性、权威性、专业性的至高荣誉。
宗旨与标准:
1,鼓励民间性、独立性、探索性、学术性、多元性的诗坛风气。
2,鼓励自觉继承我国优秀诗歌传统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的诗人。
3,鼓励关注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融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于一体的创新作品。
4,鼓励具有中国作风和气派,诗格与人格统一的诗人。
5,鼓励源头性的诗人、流派、诗集或民刊。
6,鼓励治学严谨,具有独立、客观的学术良知,视野开阔而又独具慧眼的挖掘性、在场性及前曕性的各类型当代诗歌评论家。
7,鼓励为诗歌传播、交流、翻译、存史等现实服务工作做出无私杰出贡献的个人。
每年奖项与奖金设置
中国桂冠诗人奖一名(奖证、奖杯,奖金人民币五千元整)
中国桂冠诗集(或民刊)奖一名(奖证、奖杯,奖金人民币五千元整)
中国桂冠流派奖一名(奖证、奖杯,奖金人民币五千元整)
中国桂冠诗歌翻译奖一名(奖证、奖杯,奖金人民币五千元整)
中国桂冠诗学奖一名(奖证、奖杯,奖金人民币五千元整)
中国桂冠诗歌卫士奖一名(奖证、奖杯,奖金人民币五千元整)
~~~~~~~~~~~~~~~~~~本次诗会剪影~~~~~~~~~~~~~~~~~~~~~
中国知名诗人苏州锦溪古镇行
诗人伊沙、郁郁、伊甸:你服不服(扶不扶)?
诗人李侠、伊甸、严力
诗人秦巴子、伊甸、伊沙
诗人相聚,当然谈诗,今天的主角是中国桂冠诗人伊沙
小桥流水、凭栏谈诗
诗人在古镇采风
诗人在“苏州诗院”附近
“苏州诗院”是国际组织“世界诗人”大会正式授权的中国实体诗歌会所。
第三届“美丽岛·中国桂冠诗歌奖”
有关评奖情况的说明
一、2014年3月,经“美丽岛•中国桂冠诗歌奖”组委会授权,由唐欣担任第二届“美丽岛•中国桂冠诗歌奖”评委会主任,负责组织成立评委会,依照评选程序和基本原则进行独立评选工作。
二、本届评委会由姚风、秦巴子、李霞、张智、刘川、唐欣、君儿、胡桑与茱萸九位诗人和评论家组成。每位评委独立评审,相互没有影响或者干涉,评委姓名在整个评选过程始终处在保密状态,除评委会主任外,其他8位评委均不知评委会其他组成人员;评选结果确定后,才向评委公布评委名单。
三、根据《评选公告》,此次评奖全部奖项的候选人,由评委会在广泛考察二十一世纪以来的诗歌现象(包括流派、作品、诗学、诗歌活动等)基础上提名产生。
四、评奖活动通过几轮电子邮件形式进行,所有评委的提名和投票均保留原始记录,评奖结束后,由评委会提交组委会,以备查验。
五、根据评选规则,全体评委进行投票后,下列人员在各奖项候选人评选中获得的有效票数超过2/3,
领先于其他候选人,符合获奖资格:伊沙6票(桂冠诗人奖)、侯马
6票(桂冠诗集奖)、徐江7票(桂冠诗学奖)、潘洗尘7票(桂冠诗歌卫士奖。
六、杨黎与“废话诗群”(桂冠诗歌奖)5票,陈忠村
(桂冠诗歌翻译奖)5票,均已超过半数,为保持此重要奖项的延续性,征求组委会的意见后,决定将此奖项颁发给杨黎和陈忠村。
以上说明,如有疑议可向评委会质询,由评委会负责解释。
第三届“美丽岛·中国桂冠诗歌奖”评委会
2013-3-23
(本文图片摄影、小鱼儿、张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