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沙新作(2013年10月)
(2013-11-02 18:00:02)
标签:
文化 |
2013年10月(16首)
《男人的智慧》
网上的经历
告诉我
“女人一拉架
好人被打死”
我的思绪
由此飘到
多年以前
我的一个朋友
带着他的女友
去旱冰场玩
无意中招惹了
一帮小痞子
当小痞子们
操起家伙
步步逼近
准备围攻他时
他忽然
一跃而起
将其女友
踹翻在地
抽出皮带
一顿痛打
小痞子们惊呆了
于是便放过了他
当年我因为此事
跟我朋友翻了脸
现在回想起来
他实在是高
真他妈高
《北京八月一夜》
入住这家旅馆后
我想从唯一的窗子
望一眼北京的夕阳
但却错过了黄昏
夜里
我听见雨声
从床上爬起来
向窗外看了看
一个湿漉漉的
小区
早晨
明亮的晨曦
自窗帘透进来
我一把拉开
遂与朝阳
撞个满怀
原来此窗朝东
《怀念一位前诗人》
他很有语言天赋
但并未体现在
当年的写作中
仅仅展现在口头上
有一次我们一起看黄碟
(当年难得的享受啊)
他说:“白种女人的B
跟咱们的女人不一样
就像炸开了一样……”
一转眼
二十年过去了
当年难得的享受
如今已成家常便饭
我不知看过多少次
几乎每一次
我都会想起
“炸开了……”
我都会为他惋惜——
当年,在他还来不及
在诗里“炸开了”的时候
(我多次提醒过他)
他已经枯萎了
《课堂上》
每讲到一个问题
我都会话从两头说
从唯物与唯心的角度
分别讲解……
哦!我是从哪天起
变成这个样子
想想看……只能是从
第一天,
因为写作课
不唯心地承认
天才的存在
没法讲下去
不唯物地分析
后天的努力
就误人子弟
《致敬》
打车夜归
尽管肚子不饿
我还是想向
夜半三更
还未打烊的饭馆
致以吃一顿的敬礼
在北方冬日
黑沉沉的夜色里
《梦》系列
《梦(336)》
有一座山
有一条
自下而上
直通山顶的
路
一直延伸在
我的头脑中
起初我以为
亲眼见过
仔细回想
发现没有
我想:也许
我在影像中
见过
直到今天
我才想起
那是我在
很久以前
做过的
一个梦
《梦(337)》
在我家楼后的空地上
我和普约尔在踢球
我冲他举手要球
他一个大脚开过来
速度太快
我没接住
穿裆而漏
懊恼万分
肠子都悔青了
此梦都悔醒了
觉得自个儿很无耻
除了伟大的梅西
谁敢冲巴萨队长
战神普约尔
举手要球
《梦(338)》
我蹲在校门口拉大便
几个诗人走过来
徐江、侯马、杨克
世纪末的“民间派”
前来参观
我所在的大学
我说:“你们
先随便转转
我拉完大便
去追你们……”
接下来的一幕
是在足球场边
杨克得意洋洋
大讲特讲
他又去了一个国家
我知道他
不光是讲外国这样
他讲什么
都这副得意洋洋的俗相
想当年
在盘峰论争现场
他就是这副俗相
在讲《中国新诗年鉴》
订出去两万册时
激怒了在场的
所谓“知识分子”
从而导致争论乍起
就在我陪他们参观
神秘如城堡的教学楼时
天黑了下来
所有人都消失在
海底一般的夜色中
《梦(339)》
我在译莎士比亚
发现自己
译得很差
我在电脑上
涂黑
删除
删是删掉了
但文字
又自己
长出来
一大片
一大片
像爬山虎
爬满长城
《梦(340)》
梦见
一把伞
怎么打
都打不开
急醒
窗外
淅淅沥沥
一片雨声
《梦(341)》
铝合金的长方形饭盒
满满一盒红烧肉
肥瘦相间的肉块之上
有一块黑色桂皮
《梦(342)》
一个壮汉
开一辆黑色小轿车
到他前妻的寓所
接上他的儿子
车子行进中
壮汉问儿子:
“你妈妈
有男朋友了吗?”
儿子回答:
“有。”
“谁?”
“我!”
以上所述
不是梦
而是一部
美国电影
的一个片段
令我怦然心动
它被我的梦
翻拍成中国版:
黑车换成白车
壮汉换成本人
壮汉儿子换成我儿子(小时候)
壮汉前妻换成了
一位中国女诗人
(打死我也不会告诉你她是谁)
《梦(343)》
在一个房间里
我对沈浩波说:
“辫子军
从江南出发
一路哭庙
所向披靡
沿途愚众
纷纷投奔
快打进紫禁城了
《新诗典》打算
大声疾呼
现代诗的先锋性
在新的标准下
你和侯马
又有两首旧作
被选出……”
沈浩波一拍大腿:
“侯马正在隔壁审犯人
我这就去告诉他……”
《梦(344)》
貌似是在北京
有一场朗诵会
要在晚上举行
但有一个下午
不知该怎么打发
蒋涛显然知道
我有睡午觉的癖好
他说:“紫箫
有辆救护车
你可以进去
睡一觉……”
于是乎
我在一辆
怎么看怎么新鲜的
救护车上
美美地睡了一觉
到了晚上
精神焕发
《梦(345)》
一个黑影
从我卧室的窗上
飘过
无声地
飘了进来
站在我对面
我大声地
喝斥他
咒骂他
我的出离愤怒
是在梦境之外
从未体会过的
《梦(346)》
我在路上
踩到一封
我在多年以前
写给诗人桑克的
信
我没有将它
捡拾起来
而是跑了
很远的路
把桑克叫来
让他看
趟在地上的信
信封上写着
三个很拙的大字:
“杈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