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长安诗歌节96场记录[图文]

标签:
转载 |
时间: 2012年11月25日
地点:绿岛咖啡
人员:侯马,秦巴子,伊沙,朱剑,黄海,王有尾,西毒何殇,艾蒿
缘起:一、侯马专场
二、《唐》复刊号首发
内容:
一、长安诗歌节轮值主席朱剑先生致欢迎词
二、读诗:长安诗歌节同仁朗诵发在《唐》的诗作。
艾蒿:《无电人生》《露珠》
西毒何殇:无题三首
王有尾:《愿者上钩》《自画像》
黄海:《观景》
朱剑:《两张钞票》《后面的事情》《两位老作家谈文革遭遇》
秦巴子:《神马》《半个脑袋在疼》《病人》
伊沙:《过敏日》《质问》
三、侯马专场
1、侯马说:
a长安诗歌节的价值在于它有真是的乐趣,诗人写了什么重要,但诗人怎么活却是个更大的命题,长安诗歌节的是人类有关于物质、精神等各种选择的最高级形式。
b回忆北师大305宿舍的往事。
c伊沙走到哪里,就把305那种文学生活带到哪里,几十年如一日地过着这种生活,是一种特别美好的事情。
2、侯马诗:
《清明悼念一桩杀人案的受害者》
《在城市的清晨他感动于这样心无旁骛的身姿》
《难道不是等人齐了才出发的吗?》
《有一个人他自己还记不记得他是谁》
《过年时远眺蓝色星球》
《新恋人的死亡书》
《但是只有嫌犯目睹全程》
《春节在江南梦到诗友》
3、说侯马:
朱剑:侯马的诗,格调很高。一个诗人,写什么不写什么需要过滤。
秦巴子:侯马的诗不需要讨论技术问题,更好的是写诗的人的问题,所以诗的平均质量都很高。
黄海:侯马诗歌的冷静和深刻来自于他本人对生活理解的透彻和敬畏之心。
伊沙:很多人写诗都是条件反射式写作,没有追求,无话可说,硬说。而侯马属于有话想说的诗人,他深刻地思考了人生,这种诗人并不太多。条件反射式写作也能出好诗,但缺点是好的和不好的泥沙俱下,写作者自己并无准确判断。“三观”独立的诗人在中国很少。纵然在中国写的好的诗人很多,但从其长期、整体的作品来看,作品质量有很大区别。侯马拥有整个文学才华,这样的诗人写诗和擅长一类文学并有针对性的写作有本质区别。
四、诗话和花絮
1、北师大305宿舍住了伊沙、侯马、徐江和桑克四位诗人。伊沙为侯马定酒店房间,很巧合地定在了305。
2、伊沙:写你看到的,不要写你想到的。
3、侯马:诗要符合一定的生活逻辑和科学逻辑。
4、伊沙:我发现很多人写诗喜欢用排比句,但大多数排比不一定比一些歌词的排比精彩,所以排比并不是一种好的方式,除非你把每一句都能写出“花”,还要是不同的“花”,比如严力的《还给我》。
5、侯马:要强调用词的精确性。伊沙用词——简单,神似有质感;素描,细微而准确。
6、伊沙说王有尾的《寻人启事》:离诗出走是一个大课题,是诗人永远的焦虑。
五、自由朗诵
王有尾:《寻人启事》《复合光》
西毒何殇:无题几则
六、侯马诗选
《清明悼念一桩杀人案的受害者》
男人从乡下赶来
要把在城里打工的妻子
劝回家
妻子已另有相好
俩人吵翻了
大打出手
男的用菜刀
使劲剁
女的终于服软了
跪着说:
“我跟你回去”。
男人,望了一眼
快砍断的脖子说:
“来……不及了”
(2012/4/3)
[照片稍后发布]
好友、同学侯马和伊沙
侯马是第一次光临长安诗歌节
长安诗歌节同仁急迫翻阅刚出炉的《唐》
展示《唐》
侯马翻阅《唐》
同仁到齐
秦巴子和黄海
王有尾
读诗开始
艾蒿读诗
西毒何殇读诗
王有尾读诗
黄海读诗(黄海恪守自己的原则:不在自己主编的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作品)
侯马专场
侯马发言
侯马读诗
听诗,整个气氛——活泼(秦巴子)/严肃(黄海)
朱剑读诗
秦巴子读诗
秦巴子胖了!
伊沙读诗
伊沙
艾蒿
长安诗歌节96场
(2012年12月6日 唐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