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玩!

(2011-09-27 21:02:58)
标签:

文化

动物学家爷爷与文学少年的碰撞

 

 

茱蒂

 

 

伦伦,爷爷是学生物的,生物是逐步进化的,人类到今天已经不是动物了,如果说是动物,那也是高等灵长类!学问也是逐步进化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他自己:“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意思是不相信天资,不迷信天才。希望您脚踏实地地学好基础课(数、理、化、英、语)。“万丈高楼平地起”!

                                    爷爷吴家炎

                                  2011年元月28日

    吴雨伦同学有一个著名动物学家爷爷和一个著名诗人、作家爸爸,难以抗拒的遗传基因让这个少年从小喜欢上了动物,并且喜欢以书写的方式营造一个离奇的动物世界。15岁生日那天,吴雨伦将自己写的小长篇《巨兽之海》(自印版)签上自己的大名后郑重地送给爷爷。爷爷一生与动物为伍,专事研究中国羚牛、大熊猫、北美羚牛,砖头厚的动物专著摆满案头,一直鄙视任何不以科学为依据的文字,尤其是文学作品。当初为对自己的儿子走上文学之路百般阻挠,煞费苦心。但对于孙子的作品,老人以极其宽厚的科学态度仔细读完,不放过一点儿不严谨、无依据的叙述。本文开头部分即爷爷在吴雨伦签名后面写的一段总注。

吴雨伦的《巨兽之海》以超现实的笔法描写了一片未知海洋中生物种群间为了生存而上演的掠夺与反抗,这里有现代生物鲨鱼、鲸鱼、螃蟹、乌贼、章鱼、螃蟹,有古生物恐鳄、帝鳄、巨齿鲨、沧龙,有生活在淡水河流的鳄鱼,有南美的森蚺。离奇的海洋、奇幻的故事、诡异的生物,超越时空的情感对接,如此脱离现实、不重科学、不讲严谨的情节给一位74岁的动物学家的阅读带来极大的困惑和疑虑,老人以审视科研论文的职业态度和考证精神对《巨兽之海》做出专业批注,红笔评析,粗笔勾勒,触目惊心的问号与感叹号频频出现。

——关于海洋软体动物的外壳

吴雨伦在描写鲨鱼捕食鹦鹉螺时写道:“海洋巨鲨巨大的上下颚咬住了他(鹦鹉螺),将他的外骨骼彻底粉碎,鲜血来不及喷射就几乎流光了”。爷爷将“外骨骼”三个字重重描红,批注:应称作“壳”或“披甲”。

——关于古生物

爷爷将“恐鳄”描红,果断批注:“无此鳄类!”并数次强调:“沧龙、滑齿龙是古生物,灰鲭鲨、巨齿鲨是现代生物还是古生物?!两个时代的生物怎么存在于一个故事里?”

——关于海洋生物体型

吴雨伦笔下的海洋生物为了赢得战斗的优势,体型一般被设计超越现实地巨大,鲨鱼体型一般在8米以上,鹦鹉螺也有五米之巨,鱿鱼更是有18米的庞大身躯。爷爷提出异议:“鱿鱼没有18米的巨鱿,无稽之谈!有大型的软体动物,如章鱼、乌贼,可长到20米!”

——关于海洋生物的分类

为了更加拟人化,吴雨伦将甲壳动物统称为甲壳族。爷爷批注:“甲壳不叫‘族’,叫‘纲’,甲壳纲动物!如蚌壳、螺丝!”

——关于海洋中的陆生生物

吴雨伦笔下的鳄鱼浪子为了自由放弃王位,浪迹天涯,他的好友森蚺冷面色魔是条有情有意的好汉,为寻找好友历尽艰辛。爷爷全然不为这些感人肺腑的情节所动,依然执着于他的科学精神,批注下以更粗的红笔勾勒强调:“鳄鱼绝不生活在海洋里!森蚺是生活在南美沼泽中的巨蟒,也不生活在海洋里!!!”

——关于网络词汇

吴雨伦是90后,网络词汇烂熟于心,信手拈来,诸如把“悲剧”写成“杯具”等,爷爷火眼金睛,毫不留情地指出:“是‘悲剧’!注意基本素养!”

——关于故事发生地点

《巨兽之海》中的生物大决战发生在因为人类拼命掠夺资源而沉没海底的城市纽约——亚特兰蒂斯,爷爷即使两度长居美国阿拉斯加研究北美犀牛,爱国情怀依然跃然纸上,批曰:“为什么要写发生在纽约?写中国不也是一样吗?为什么不写发生在上海、香港,广州、大连也可以啊!”

爷爷对吴雨伦也不是没有首肯,对文中关于保护环境的描写,爷爷数次激赏有加,简洁明快的一个字批注:“好!”

即使爷爷始终将文学创作视为不务正业,但对于孙子,表现出极大的妥协与接纳。他的总结性评语为:“这一篇写得最好!不管是主题、情景、人物以及细节、寓意都让人高兴。但不要骄傲!”

吴雨伦从爷爷那里拿回批注,潦草一翻,对爷爷的批注批曰:“为了看我的书,爷爷一定查了不少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