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长安诗歌节71场记录[图文]

标签:
转载 |
时间:2011年9月15日
地点:绿岛咖啡
人员:西娃、秦巴子、伊沙、朱剑、黄海、王有尾、艾蒿、西毒何殇
缘起:
1、两度入选“新世纪诗典”的诗人西娃光临长安;
2、伊沙新世纪十年自选集《世界的角落》由陕师大出版总社出版发行;
3、伊沙是诗集《诗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在台湾出版;
4、诗人艾蒿正式回归长安诗歌节;
诗歌节
一、秦巴子致欢迎辞。他说,从同仁的年龄构成来看,这个诗歌节至少有50年可以做,它的同仁不一定会成为伟大的诗人,但长安诗歌节会因为同仁的坚持而终将伟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步一步走下去。
二、伊沙感谢秦巴子、白立在《金台诗刊》刊登“新世纪诗典”作品。
三、朗诵:
1、艾蒿:《棺木》《路灯》《虚构》;
2、西毒何殇:《梦之话剧》《河岸》《遛猫》;
3、王有尾:《怀孕的女鬼》《风雪中,父亲……》《孝》;
4、西娃:《缘分》《画面》;
5、朱剑:《无题》5首;
6、秦巴子:《小春天》《杀人电钻》《极度失眠之剪指甲》;
7、伊沙:《北京别》《保卫萨拉热窝》《菩萨:觉悟的众生》《酒鬼圣徒》《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四、自由朗诵
1、艾蒿:《厕所男女》《十字绣》《童年》
2、伊沙朗诵今晚“新世纪诗典”推荐的还非诗作《隐私》
五、诗话
1、有些诗人,已经入了外国籍,还要回来国内争名夺利,情何以堪啊?
2、王有尾名作《怀孕的女鬼》已经公认为长安诗歌节上朗诵频率最高的作品。
3、现场对比研讨中岛《父亲的骨头》和王有尾《风雪中,父亲……》
A、中岛牛逼在于敢写,感情饱满,举重更重;
B、王有尾的好在于灵动,冷色调的现代感;
C、西娃:中岛的诗侵占了读者的空间,王有尾给读者留下的足够的思索和想象空间;
D、朱剑:中岛的诗打疼了自己,而王有尾在这方面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中岛的作品哀而不伤,悲痛但不绝望;
E、伊沙:感动很重要,写现代诗的人往往会很克制,强调智性,忽略了感动的力量,中岛的作品好就好在能让人感动;
F、秦巴子:作品写出生之艰难比死之惨烈更为宝贵,伊沙的作品就是用幽默、缓释的方式写出生之艰难,让人对生始终保持向往;
G、在众人都认可两首作品都是佳作的前提下,长安诗歌节第一次用现场投票的形式表达对自己喜欢作品的支持,结果如下:
《风雪中,父亲……》:秦巴子、西娃、黄海、艾蒿、西毒何殇
《父亲的骨头》:伊沙,朱剑
4、再一次强调:诗是呈现,不是表达。
5、写诗不要有戒律,不要以为自己掌握了某些诀窍、技巧、理论就觉得会写诗了,其实,这正与“写好”背道而驰。
6、长安诗歌节提出口号:向秦巴子学习。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声名显赫”,新世纪一度沉寂,归来后佳作频出,他现在的诗将会为他赢得一批新读者;而更多的老诗人只能活在别人怀旧的记忆与情结里,并以此沾沾自喜。
7、一个好诗人,在许多年以后,我们要从他的诗中看到时代在心灵上的倒影。
8、为还非干杯!
[图片报道]
有客有诗必有酒
诗人西娃
斯特鲁加诗歌节50周年海报
伊沙和斯特鲁加
长安诗歌节71场
给“绿岛咖啡”做个免费广告吧,回报老板每次都赠送免费的爆米花或免包间费
秦巴子手里有烟,但是没点上,就不算破戒
经常不露面的同仁黄海为女诗人而来
王有尾怎如此坚毅?
人全食……不,全到
伊沙的第45本和46本
本场嘉宾:西娃
艾蒿正式回归诗歌节
艾蒿读诗
西毒何殇补拍读诗
王有尾把《怀孕的女鬼》读成诗歌节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诗
黄海读诗
西娃读新诗典作品《画面》和《缘分》
朱剑读诗
秦巴子读诗
伊沙读诗
换一本诗集继续读
究竟是支持中岛《父亲的骨头》?
还是支持王有尾《风雪中,父亲……》?
幽暗的咖啡馆,一盏壁灯,映照着诗海里几颗浮动的头颅
(2011年9月19日 唐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