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长安诗歌节70场记录[图文]

(2011-09-09 12:42:57)
标签:

转载

70场了!不可思议的奇迹!

时间:201193

地点:朱雀门里福山咖啡

嘉宾:旅美女诗人张耳

参加:秦巴子、伊沙、王有尾、艾蒿、西毒何殇

缺席:朱剑(出差),黄海(因事)

 

嘉宾简介:

张耳生于北京,在美国生活多年,写诗多年,并从事中英诗翻译。曾参与《一行》《诗象》等诗刊编辑。她应邀参加国际诗歌节、研讨会,在中国、法国、葡萄牙、俄罗斯、秘鲁、新加坡和美国各地朗诵和讲演。她的部分诗作已被译成英文、俄文、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张耳一贯以母语创作。现为华盛顿州立常青学院教授。张耳已出版诗集:《没人看见你看见的景致》,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水字》,新大陆出版社,2002《关于鸟的短诗》Verses on Bird (中英双语), Zephyr Press2004《山缘》,唐山出版社,台北,2005

 

内容:

一、秦巴子主席详细向张耳介绍长安诗歌节,并发表致辞。

二、朗诵:

1、艾蒿:《外星人》《垃圾桶的一天》《梦》

2、西毒何殇:《二十块》《马老师》组诗选二

3、王有尾:《怀孕的女鬼》《情何以堪》《那些爱》

4、张耳:《城铁》《CCTV》《半透明》《紫竹院的九个故事》

5、秦巴子:《杀人电钻》《隐私》《极度失眠之剪指甲》

6、伊沙:《最好的发言》《剪指甲》《傲慢与偏见》

三、自由朗诵

四、主客双方互赠诗集。

 

长安诗话:

1、 艾蒿的一部分诗:逻辑性随意;语言的拓展不够;不通透。

2、张耳的诗:诗体开放;诗有根;保留了更多的老北京的情怀和生活;身在海外更注重中国经验;语言的包容性很强,有很好的中文意识;形式较国内诗人更为开放。

3、伊沙: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去思考汉语本身的独特性,比如张耳诗歌语言里的京腔京韵,就值得我们去思考。

4、张耳:为什么西安的诗人没有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呢?其实,学习一种不同类型的语言,更容易让我们意识到汉语的魅力。

5、诗人就是要破除谎言,因为在政治现象下,所有事物主动或被动都会成为谎言的帮凶。

6、伊沙从几个方面介绍了他刚参加的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他说,我在马其顿,回望《新诗典》,感到后方强大,腰板很硬,我对老严说:中、俄、美三个国家的诗人可以在自己的系统里玩,完全不必理会欧洲这个圈子。此次,中国二人,俄国一人,美国没来。

7、斯特鲁加诗歌节50周年唯一的精装版诗集选了英国诗人奥登,伊沙专门翻拍了奥登获得“金环奖”时快乐的照片,伊沙说,很多获奖者表情是奇怪的,只有奥登快乐的很真诚,溢于言表,不装逼。

8、年轻诗人们要在汉语诗歌里剔除译体范儿,口语,我手写我口,你口上不说的字词句,也就不要写,强调口语的“一手性”。

 

【图片】

[转载]长安诗歌节70场记录[图文]
本场嘉宾:旅美诗人张耳
[转载]长安诗歌节70场记录[图文]
诗人艾蒿
[转载]长安诗歌节70场记录[图文]
诗人西毒何殇
[转载]长安诗歌节70场记录[图文]
诗人王有尾
[转载]长安诗歌节70场记录[图文]
诗人张耳读诗
[转载]长安诗歌节70场记录[图文]
诗人伊沙
[转载]长安诗歌节70场记录[图文]
长安诗歌节70场

(2011年9月唐通社)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