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方都市报》合作,陆续推出《新世纪诗典》精选纸版
(2011-04-27 12:41:23)
标签:
文化 |
编者按:20世纪末,先锋诗人伊沙在《文友》杂志主持的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选评专栏“世纪诗典”,在文学界和读者中曾引起较大反响。近日,伊沙与本报合作,继续推出“新世纪诗典”,向读者推荐新世纪以来中国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作品,本报将陆续刊出部分诗作及点评。有兴趣的读者可通过网易微博(t.163.com/1339279689)与伊沙互动。
玛丽的爱情 @沈浩波
朋友公司的女总监,英文名字叫玛丽
有一张精致迷人的脸庞,淡淡的香水
散发得体的幽香。名校毕业,气质高雅
四英寸的高跟鞋,将她的职场人生
挺拔得卓尔不群。干活拼命,酒桌上
千杯不醉,或者醉了,到厕所抠出
面不改色,接着喝。直到对手
露出破绽。一笔笔生意,就此达成
我承认,我有些倾慕她
有一次酒后,借着醉意,我对她的老板
我的朋友说:你真有福气,这么好的员工
一个大美女,帮你赚钱
朋友哈哈大笑“岂止是我的员工
还背着她老公,当了我的秘密情人
任何时候,我想睡她,就可以睡
你想一想,一个大美女,驴一样给我干活
母狗一样让我睡,还不用多加工资
这事是不是牛逼大了?”
我听得目瞪口呆,问他怎么做到的
朋友莞尔一笑:“很简单,我一遍遍告诉她
我爱她,然后她信了!”
2009.6.7
伊沙点评:多日来,本主持殚尽竭虑:用谁来“打头炮”呢?最终决定采用这条思路:选一员生长并成熟于新世纪,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最好波及到业外)的优秀诗人,沈浩波无疑是最为恰当的人选。该诗秉承其一贯风格:尖锐犀利,一语中的,一捅到底;又展现出近年成熟:冷静陈述,不动声色,峥嵘毕现。“玛丽的爱情”,残酷荒诞,五味杂陈,含血带泪,时代之典型性“爱情”。
秋阳 @食指
闲坐在小院里,沐浴着宁静的秋阳
暖暖的像母亲给我加了件衣裳
渐渐地觉得眼皮越来越沉重
懒洋洋地点上一支烟,闭目遐想
暖意袭来,不管是凄凉的身世
还是构思中的文章,都实在懒得想
物我两忘中却觉得该写点什么
很明白:是因为远离了污浊的名利场
秋阳黄金般金晃晃,眯起眼
看小院里一派喜人的景象
笑咧嘴的石榴害羞地低下头
朝远望的柿子还高高在上
这甜美的果实待人品尝
可知足的心情谁来分享
只有秋阳,因为秋阳
有老人的心肠,像父辈的目光……
2004.10.25
伊沙点评:食指《相信未来》是老《诗典》开篇之作,他因那首名作获得惟一一届“《文友》文学奖”。我去北京第三精神病福利院为其送奖的情景如在昨日。我高兴地看到:在新世纪里,诗人有了幸福家庭,获得尘世幸福,新作仍然不断,诗境愈加高远,诗艺炉火纯青。他是中国现代诗活着的纪念碑,《新世纪诗典》“震栏”之宝。
我一生都会和一个问号打架 @中岛
我一生
都会和一个问号打架
像兄弟和无情的敌人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得病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去
从来就没有答案告诉我
我是什么人
你为什么不努力
却可以
得到小轿车和小洋房
我拼命地生存
却天天睡不安吃不好
而你
却灯红酒绿鲍鱼龙虾
为什么
为什么你可以拥有无数的金钱和女人
却还在贪得无厌
为什么你欺骗了别人
他们却还把你当成救世主
为什么你逼良为娼
却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
为什么你可以控制我们
而我们却要感谢!
为什么你可以垄断
我们还要高呼万岁!
为什么鬼是看不见的
但所有的人都怕
为什么没有动物鬼而都是人鬼
为什么鬼都是屈死的鬼
为什么善良都得不到幸福
而你却活得如鱼得水
为什么
为什么神是欺软怕硬的
越是膜拜就愈不幸
为什么没有杀富济贫的神
为什么神都是丑陋的神
为什么丑陋的神依然香火不断
而上香的人还是贫寒
为什么
为什么蔬菜都长了一双害人的手
为什么动物也学会了自杀身亡
为什么地球都已经百孔千疮
却还要友情地
承受这群“恶魔”的肆虐
为什么你不反抗
为什么我要投降
为什么 为什么
我一生
都会和一个问号打架
一直到我死亡
2006年
伊沙点评:二十年来,中岛以武训办学的精神坚持办《诗参考》已经成为诗歌史上一大传奇。他创作的诗歌文本却多少为诗坛所忽略,直至《问号》降生。这是穷人在祖国大地上站成的问号,是无产者的大声质问,是时代的哀歌与悲鸣!这是一首一诞生便被选进“当代百优”的力作———其作者如斯:貌似二流,写一流诗。
负10 @严力
以“文革”为主题的
诉苦大会变成了小会
小会变成了几个人聊天
聊天变成了沉默的回忆
回忆变成了寂寞的文字
文字变成了一行数字
1966-1976
老张的孙女说等于负10
2009.10
伊沙点评:严力真是个从外帅到内,自少帅到老的男人,我心目中最理想的“中国诗歌形象代言人”或“中国诗歌先生”。他是现代汉诗智性一脉的宗师,请看这首《负10》:一首小史诗,如此写“文革”,惟有老严力,却比谁都写得透!君不见,我们还在“负”着,继续“负”着,停不下来。
怀念 @君儿
让我这个坐在屋子里的人
懂得怀念
怀念陌生的事物
它们在远方
已灿烂了两万年
这沉默的两万年里
你来过
又飘走
让我的经书上
画满桃花
好让异代相逢的人
又馨香可嗅
唵嘛呢叭咪吽
让我转动的经筒飞舞
2004年
伊沙点评:与男诗人相比,女诗人数量少,持续写作的能力也弱些——— 所以,我要将第一个出场的机会留给新世纪这11年间持续写作能力最强也最为多产的女诗人——— 毫无疑问,她是君儿。有那么两年,她是领跑者,这些年也始终保持在第一方阵。在这首化重为轻的《怀念》中,我听到了阿姐的鼓声。
柯索 @徐江
20岁我读他
21岁我再读
今年
我36
许多事都不一样了
许多清澈
正在我眼里浑浊
许多浑浊
我能看到它清澈
救火车每天在街上
咬报纸
以下这句是不变的———
我信有天使在我的屋顶上飞翔
2003年
伊沙点评:徐江是我挚友。越是挚友越容易视之平常,我很少能意识到他所创造的当代传奇:十余年自由撰稿为生,竟成中国最专业的极少数诗人之一。《柯索》已是业内名作,但愿你们读罢此诗,会在人生某个时刻脱口而出:“我信有天使在我的屋顶上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