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转自金拥军博客)
(2010-09-02 19:53:08)
标签:
文化 |
26、难度写作既然高高在上,为什么不临时下来,写一写口语诗,常以难度写作的人一旦写起无难度诗歌,岂不是轻松地就能够将难度不起来的口语诗的大帅伊沙斩落马下么?既然这个推理那么符合逻辑,为什么要开口对骂呢?用诗歌文本血拼一场,才是我们这些看客心中期盼的贺岁大片。如果能用你的口语诗歌轻取了伊沙的首级,自然会有你希望的树倒猢狲散了,这才是治标治本的策略性写作和真正的难度写作吧!
27、那汉家就从生物多样性角度来看伊沙诗歌,也应该公平对待,这是一种写作可能,是一种生物样本,理应尊重生命。既然他的作品被很多人认可甚至追捧,自然也有他的道理。诗歌还具备功能性,也许你们可以说伊沙诗歌的工艺水平够不上你们的标准,但是他锻造的诗歌却刺中了某某的要害,在某个时期人们需要某种声音,于是抬举这个恰恰能够表达心声的诗歌作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些摆放在艺术殿堂高高在上的宝剑,相比之下,又有多少更高的价值呢?如果你真要继续批评,最好还是面谈,伊沙兄虽然是个爱憎分明的人,但是他的真还是能够感染和打动你的。以和为贵,剑起文本,止于文本吧!
28、伊沙诗歌里的“刺”就是一种“担当”,掌握分寸火候也是技术......
29、没有朋友就没有敌人,没有敌人就没有朋友。也许有些人为了多交一些朋友,所以就多树一些敌人。虽然压根不指望战火熄灭,但是想说:既然有市场经济,那就有市场诗歌。伊沙的诗歌占据的市场份额,起码是折射出了当代阅读者心理需求的。有时候我为什么理解了伊沙的怒骂,那因为我想到了愤怒出诗人,对于敏感的理想主义者诗人来说,一旦把你扔进了非理想化的境况中,并且让你活上一辈子,没有愤怒那就不是诗人了。但是把握不好,又容易出事。我喜欢伊沙那句话,他在衡山诗会上说自己热爱诗歌,要写一辈子之类的话,我觉得亲切,这种发自内心的话,让人觉得是一根藤子下来的有着血缘关系的兄弟。汉家,你不能只看伊沙诗歌的骂篇和局部,要看一个全景图,也许会有相反的意见。诗坛的败坏,是诗人得不到尊重造成的吧?诗人未必在用自甘堕落来回答?谁说的!诗坛很繁荣,只是这种繁荣以前没有出现过,而已,你们缺少参考,或者说没有开天眼的人没有资格开天眼?谁想占领诗歌、道德的制高点,都是要付出重大伤亡的......
30、伊沙不是完美的,虽然他也许是个完美主义者,从这个角度说,汉家之类的打与磨,也是必要的外因,但是伊沙成功与否,还是在自己。祝福总比刀劈合乎人性,毕竟相对于我们,他离大师的的高度还是要近些,期待伊沙的颠峰之作。
31、回汉家:貌似有理有节,实际是霸权主义!你给伊沙的帽子,大小比较适合你自己!“谁想占领诗歌、道德的制高点,都是要付出重大伤亡的..”是说给双方听的,也说给我自己,难道一定要句句注释你才懂吗?无语,我觉得你把自己放的位置高了点,你自己觉得合适吗?
32、我也反感你说话的口气!你这样说话就容易招骂(注释:不是说我骂人),你在自己单位天天以这种口气说话试试!就算你是批评家,著名评论家,我也比你有资格评价伊沙的诗歌,因为我阅读了伊沙的诗集,我与伊沙接触了三天,还因为我写诗歌,而且不会比你差。严肃地批评伊沙,那也要规规矩矩地批评。十年前我是伊沙所谓的“敌人”,十年后我们虽然还不算朋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你搞散文创作的,没事来批评一个搞诗歌创作的,我这个搞诗歌创作的就不舒服。诗坛为什么败坏?就是诗人不团结,连你这个搞散文的来诗坛欺负人了,还有众多诗人旁观偷着乐!我对事不对人,如果伊沙是你,那我就与伊沙理论!不要一套又一套了,没学到什么,只看到气焰嚣张......
33、伊沙有血,汉家只是有气!不要因诗骂人,也不要因人骂诗!
34、我为什么挺伊沙诗歌,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诗歌有一个终点,那么应该鼓励条条道路通罗马,更要鼓励那些独辟蹊径的人。一部分人骂伊沙其实因为他的名气,他们认为伊沙的诗歌不该这么有名,试问:不是你们让他有名的吗?世上本没有名,骂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名!(注释:伊沙诗歌应该有名,但我不认为伊沙的文本本应享有这么大的名。既然现在他有了,那就是他该有的。这点,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