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0年衡山诗会珍贵资料(一)

(2010-07-26 22:13:40)
标签:

文化

“中国南岳九十年代汉语诗歌研究论坛”开幕式
                 暨第一个议题:与会代表三分钟即兴发言
                          (2000年8月18日上午)
                             
 
主持人吕叶致辞:
    欢迎大家来到天下南岳,欢迎大家来到沧桑文化论坛,大家一路辛苦了!
    据我了解,许多朋友在到来的途中经历了许多波折。我认为这些生活中的波折甚至磨难在现实中总是存在的。我觉得所有的这些波折与磨难在我们的写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有价值的。但是,在这里,我希望大家的到来,能够感受到诗歌的温暖、诗歌的力量!
    ......
    本次论坛从今年4月份开始筹备,今年的5月1日--3日我们在南岳召开了一次筹备会议,拟定了论坛的立场并确定了到会人员名单。从6月份开始广泛发函,人员的确定几乎涵盖了所有在九十年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汉语诗歌写作者。除了到会的各位朋友以外,还有一部分朋友因种种原因不能到会,但是他们发函或来电表示对这次活动的关注,同时也祝贺这次活动圆满成功。
    这次论坛我们主要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首先本次论坛将为大家提供一个公平的交流对话平台,在座的每一位的声音都将在这个论坛上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视,每一个人的声音都是有意义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我们这个论坛的一部分;第二是为九十年代汉语诗歌写作的整理提供必要的参考;第三个目的是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提出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和问题,并通过坦诚的对话和交流,能够充分进行讨论。作为一个论坛,它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是否解决了多少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否提出更多有价值的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然后通过我们坦诚的对话和交流,使问题得到更充分更深入地研讨。但整个问题的解决是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或我们的生存过程中去解决、去完成。所以大家不要寄希望于本次论坛能够解决多少汉语诗歌写作中的实际问题。但是,我衷心地希望所有到会的朋友,能够提出你们的问题,让大家一起来讨论、交流......下面开始与会者三分钟即兴发言。

简单:很荣幸和大家相聚在衡山。希望在诗歌的意义上我们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至于我个人,很简单,写了一些诗。谢谢!

伊沙:来的路上想起了王朔小说中的一个感觉,那个小说叫《橡皮人》,里面写了一个主人公去海南倒卖汽车,那个主人公走在街上感觉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因为他觉得:我有来历!他的感觉是因为他手里有一些可以倒卖的汽车。我来参加这个会,有一个冲动就是:感觉我有来历。在这个会上所要讲的事情,与我曾经经历过的10年写作,可能跟所有的90年代的写作有一定的关系,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感觉。至于我个人,其实非常简单:真正开始写作的历程是从1988年,以前的写作是一个练习阶段。过去在北师大读书,后来分回到来的地方,也就是在西安教书。至于具体到我本人,我觉得我是一个容易被误读的人,我没有纠正别人误读的那个冲动,我只是要求自己不要故意去加深这种误读。
    关于90年代诗歌我认为简单的概括会掩盖许多具体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也许是游戏规则的一种吧!在我眼里的90年代诗歌可能有几个标志点。它是从海子之死的热潮开始的,它结束的标志性时间我认为是“盘峰论争”。在这个中间它一隐一显地存在着两个大的流向。(这样说我觉得很强权,它掩盖了许多具体的东西。)一个流向就是从海子热宣起的写作方式到知识分子写作,这是比较“显”的一个大的流向;另外一种是90年代相对于80年代的后口语写作到民间立场写作这样一个比较“隐”状态的流向。这两大流向的交锋本身并不是一次“会”才出现的,它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交锋状态,比如说,在九十年代中期,海子的神话逐渐地被消解、逐渐地破灭的时候,实际上,它是另外一种写作发生了作用。然后到了“盘峰论争”,知识分子写作神话再次被消解的时候,仍然是另一支跟它对立的那么一支写作在发生作用。所以这样的一种关系它并不是外界理解的那样带有炒作或操作性,它是两种写作本身存在就能构成的方式。这样来说九十年代诗歌,真是太简单太粗暴了。但是这种说法也算游戏规则的一种吧!好在今后我们还有发言。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