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沙新作(2009年11月)
(2009-11-28 11:44:04)
标签:
文化 |
2009年11月(16首)
《无题(201)》
父亲想露一手
亲自下厨
做了一锅红烧肉
半碗吞下去
眼泪快出来
哦!在重庆
嘉陵江边长大的
父亲做的红烧肉
不搁辣椒却放糖
甜丝丝的
是江南的味道
是上海的味道
是母亲的味道
母亲已去多年
这是她
留在这个家里
永远不散的味道
父亲做的红烧肉
吃得我七窍全通
《无题(202)》
十二年前
母亲离去后
经由同事的介绍
父亲找了个女人
一起过了十年
如今好合好散
即便如此
那个女人
还是有怨言的
那个女人的怨言
是在她离开之后
才传到我耳朵里的
“他从不把我当老婆呀
我到现在都不知道
他有多少存款……”
她的判断完全正确
我可以向其作证
母亲在的时候
父亲从不管钱
打那以后
我对父亲
明显要比先前好
《无题(203)》
父亲在浴室洗澡
他又孑然一身了
我这个做儿子的
忽然想到什么
去敲浴室的门
“爸,我给你搓个背吧!”
“不用!”父亲回答
“我自有办法!”
《无题(204)》
收到一本诗选
立马拆开来读
翻至目录
看到一个
坏人的名字
我对自己说
“给丫一个机会
看看结果如何”
于是便翻到其诗
所在的页码
诗如其人
很坏的诗
只听嗖的一声
那是我拔剑而出
只见寒光一闪
那是我横着一挥
有人便身首异处
《无题(205)》
在肉食店
我对卖肉的说:
“伙计,来个肘子!”
他朗声答道:“好哩!”
遂右手举刀
照着自己左手
一刀砍下
丢进我的筐子
我自筐中
拣起其手
发现那不过是
一截假肢
还有更叫我纳闷的
交款之后
收银台的电脑
打出的收据是
品名:手套
价格:3元
《无题(206)》
那一年
我从北京逃回长安
在一所大学端上饭碗
埋头写诗
抬头见人
骑一辆单车
进出于校园
那一年
我不论写什么做什么
心底里都埋藏着
那个夏天的创痛
哪怕是在我笑着的时候
甚至是与女友做爱之时
冬天到来了
在暖气通不到的单身宿舍里
我朝冰凉的双手上呵着热气
墨水冻住了我依旧在写
正是在那些冬日
这世上最有名的墙倒掉了
墙两边的人为自由而欢呼
报上的消息少得可怜
我不怎么了解这件事
所以它既未抚平我的创痛
也未带来新的遗恨
如今我站在二十年的高空上
方才看清那历史性的一幕
大墙倒掉铁幕揭开
人类步入新的时代
我一个中国诗人所能做的
也只是埋头写诗抬头见人
《无题(207)》
夜里
我梦见地狱
梦见鬼
所谓地狱
所谓鬼
不过是
豆腐渣作的人儿
在豆腐坊里干活
《无题(208)》
今夜长安大雪
意识里抱着
红泥小火炉的人
其实是靠着暖气片
窗外雪花飞舞
仿佛棉花盛开
大地盖上厚厚的棉被
令我感到温暖
我想:这时候
谁也别想把我叫出去
可就在这时候
在午夜过后的寂静中
电话忽然响起来
电话里的人儿
成功地将我叫出去
并非现实中的朋友
而是传说中的敌人
在长安有故事的雪夜
《无题(209)》
在某个时刻
我挺佩服我儿子
他的表情简直可以
称作从容淡定
他的动作完全可以
称作引而不发
就把事情搞定
活像一个大师
那是在他开启
可乐瓶的时刻
不像我
每次盖子尚未拧掉
那褐色琼浆
便吱吱吱地
奔窜溢出
搞得一塌糊涂
《无题(210)》
我在书房写作、上网
父亲在客厅看电视
这是近期以来
家中常见的景象
惟一的声音来自电视机
噢,还有我的老父亲
这辈子无改的乡音——重庆话
时而自言自语
时而与电视里的人物对话
就像此时此刻
他对着凤凰台那个留仁丹胡的
时事评论员唾骂道:
“胡说八道!你懂个屁!”
书房里的我
先是噗嗤一笑
继而鼻子一酸
忽然站起身来
冲动似的
冲出书房
冲向客厅
网上跟贴般
对其附和道:
“他就是懂个屁!”
“我不是在跟你说话”
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
心不在焉地应付我
《无题(211)》
这是我所受过的
最隐秘的侮辱之一
(所以该把它记下来)
十年前
我在一家杂志社
做兼职编辑
干得很好
升任主编
深得老板器重
便与之走得有点近了
甚至是过于近了
某日老板外出
命我随行
让我伴驾
在某景点
他装作不经意
却又语重心长地
对我说:
“你聪明绝顶
切莫做杨修!”
《无题(212)》
少不读《水浒》
老不读《三国》
那就搁在中年读
也许会少中点毒
招安未得好归宿
三分天下属无奈
英雄好汉刚对我来点感召
架不住父亲在客厅一声叫
“足球赛开始了!”
便将我拉了出去
《无题(213)》
你说我总是充满着
斗争的激情
我不置可否
因为正在读一篇
中国诗人妄议索德格朗的文章
提到这位芬兰女诗人的结核病
文中写道:“伟大的疾病
造就了伟大的诗人!”
够了!我可以回答你了
是的!我从来不缺少激情
我的一生就是要与这些
时刻包围着我们的
无处不在的貌似神圣的谎言
我们那管不住要说谎言的嘴
斗争
《无题(214)》
半夜遛出来的浓雾
吃掉了早晨的城市
放心!雾比城有信
到中午就会吐出来
《无题(215)》
十月一,送寒衣
这天夜里父亲和我
顶着寒风来到大路口
给故去的亲人送寒衣
点火焚烧的三套纸衣
是送给祖父、祖母、母亲的
还有各种面值的冥币
在冬夜的寒风中烧得奇快
父亲感觉到了快
说:“他们缺钱用了!”
我则一言未发
一边烧一边在心里默默祈祷
那夜之后
我们家的每个人都好事连连
包括远在美国的妹妹
终于拿到了盼望多年的绿卡
父亲说:“这是天上的亲人
在保佑着我们!”
我相信这种说法
或者说愿意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