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
在同一本书的第160页,周伦佑写道:“(1992年)10月21日。周伦佑在西昌收到西安诗人伊沙的来信。信中说:‘直到前些天,我才得知《非非》出版并拿到。非常激动!这就是中国现代诗中兴的标志吗?我坚信不疑!我想这个夏天与大侠周伦佑的见面是我这一年里最重要的事了。你走后,尽管来访者和事务很多,但我的创作还是打了个小高潮。你是能够激发别人的诗人。你本身代表一种恢宏的气度。这两天,我在读《红色写作》。这是一件快事!它首先将使我目前的写作受益,说实在的,我最关心的就是这个。我觉悟到要加强自己作品中的‘血色’,我目前的方式还是可行的。此番拿到非非的出场券,对我是非常重要。下一次我的表现应该更好,这已经成为我目前写作的目标。一种朴素而真实的想法。’”
这段话说明伊沙的“非非”身份不是冒充的
其次,伊沙说“你本身代表一种恢宏的气度。”现在看来,周伦佑有气度吗?
看看此次所谓的“鹿特丹事件”,周伦佑都干了些什么:
“周伦佑声明:伊沙从来不是非非的成员。伊沙受邀出国,从国际诗歌节官方网站上的个人简介上看,很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他被当作中国著名诗歌流派《非非》的主编。事实究竟是不是如此?昨日,‘非非’流派创始人周伦佑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周伦佑说:‘伊沙曾在《非非》上发表过诗歌,但从来不是非非的成员和核心编辑。如果鹿特丹真把伊沙当成非非的成员和主编邀请去,那是老外张冠李戴,乱搞;如果伊沙真看到是以这个名义邀请他,他自己没有加以澄清,那应由伊沙做出解释。’他进一步认为伊沙的做法和现在的辩解是苍白无力的,已经让事件具有了‘骗局’和‘丑闻’的性质,‘伊沙说,别人根本不知道《非非》,若知道,就译成《FEIFEI》,而非《NONO》,事实上,《非非》杂志封面印的“FEIFEI’是‘非非’ 汉语拼音的大写,而绝不是伊沙所说的什么英文。《非非》1992年复刊号和1993—1994合刊号的封面和封底都用醒目的红字印有英文的‘NONO’,这就是《非非》的英文翻译,这是确定不疑的。如此欲盖弥彰的狡辩,说明这里面确实有不可告人的东西。’周伦佑强调,‘我和非非全体同仁历来蔑视外国人主办的所谓的‘国际’会议,不关心和不看重这些事情。因为外国的汉学家并不了解或只能局部了解中国文学和诗歌。’最后,周伦佑改写了一句北岛的诗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那些靠“卑鄙”混世的小丑,以为凭着“卑鄙”这张通行证,他们就可以通行一辈子,殊不知到最后,这句诗一定会为他们改写成:‘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在同一本书的第160页,周伦佑写道:“(1992年)10月21日。周伦佑在西昌收到西安诗人伊沙的来信。信中说:‘直到前些天,我才得知《非非》出版并拿到。非常激动!这就是中国现代诗中兴的标志吗?我坚信不疑!我想这个夏天与大侠周伦佑的见面是我这一年里最重要的事了。你走后,尽管来访者和事务很多,但我的创作还是打了个小高潮。你是能够激发别人的诗人。你本身代表一种恢宏的气度。这两天,我在读《红色写作》。这是一件快事!它首先将使我目前的写作受益,说实在的,我最关心的就是这个。我觉悟到要加强自己作品中的‘血色’,我目前的方式还是可行的。此番拿到非非的出场券,对我是非常重要。下一次我的表现应该更好,这已经成为我目前写作的目标。一种朴素而真实的想法。’”
这段话说明伊沙的“非非”身份不是冒充的
其次,伊沙说“你本身代表一种恢宏的气度。”现在看来,周伦佑有气度吗?
看看此次所谓的“鹿特丹事件”,周伦佑都干了些什么:
“周伦佑声明:伊沙从来不是非非的成员。伊沙受邀出国,从国际诗歌节官方网站上的个人简介上看,很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他被当作中国著名诗歌流派《非非》的主编。事实究竟是不是如此?昨日,‘非非’流派创始人周伦佑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周伦佑说:‘伊沙曾在《非非》上发表过诗歌,但从来不是非非的成员和核心编辑。如果鹿特丹真把伊沙当成非非的成员和主编邀请去,那是老外张冠李戴,乱搞;如果伊沙真看到是以这个名义邀请他,他自己没有加以澄清,那应由伊沙做出解释。’他进一步认为伊沙的做法和现在的辩解是苍白无力的,已经让事件具有了‘骗局’和‘丑闻’的性质,‘伊沙说,别人根本不知道《非非》,若知道,就译成《FEIFEI》,而非《NONO》,事实上,《非非》杂志封面印的“FEIFEI’是‘非非’ 汉语拼音的大写,而绝不是伊沙所说的什么英文。《非非》1992年复刊号和1993—1994合刊号的封面和封底都用醒目的红字印有英文的‘NONO’,这就是《非非》的英文翻译,这是确定不疑的。如此欲盖弥彰的狡辩,说明这里面确实有不可告人的东西。’周伦佑强调,‘我和非非全体同仁历来蔑视外国人主办的所谓的‘国际’会议,不关心和不看重这些事情。因为外国的汉学家并不了解或只能局部了解中国文学和诗歌。’最后,周伦佑改写了一句北岛的诗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那些靠“卑鄙”混世的小丑,以为凭着“卑鄙”这张通行证,他们就可以通行一辈子,殊不知到最后,这句诗一定会为他们改写成:‘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