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河北青年报》问

(2007-12-12 22:58:49)
标签:

文学/原创

 
1、先说余地这件事,继去年的梨花体事件之后,诗坛在大众眼中一度又沉寂下来,余地的离去又让我们将目光转回这里,您对余地的个人印象如何,对他的离去您的感受。
 
伊沙:对你的这个问题,我想用一首悼念余地的诗来回答——
 

《致余地·太阳照常升起》

 

 

从火车站出来

坐在的士上

你就告诉我

你有了一对

双胞胎的儿子

 

后来是在荞麦园

吃米线的时候

大家还在说这事

人人都羡慕你呀

纷纷举杯向你道喜

 

再后来

是在驼峰客站的阳台上

我发现你和我一样

是个爱说笑话的人

我们轮番讲着诗坛的笑话

 

一个在计划生育的中国

天赐两个儿子的父亲

怎么会去自杀呢

一个爱讲笑话的诗人

怎么会选择死亡呢

 

在你擅自行动的当晚

我在干什么

请老婆看了一场姜文的新电影

《太阳照常升起》

我们还讨论过黄秋生突然吊死的诡异

 

现在我似乎明白了

是爱——这一把双刃剑

有多少坚强就有多少怯懦

有多少承担就有多少逃避

是爱杀死了你——这是人类共有的悲剧

 

 

2、我还想问问中国的诗人群体的现状,如果不靠别的工作就当专职诗人是不是根本没法儿维持生计?
 
 
伊沙:这是我在上世纪80年代决意要做一名诗人的时候就具备的常识。这种状况不独属于中国,而是世界性的。诗歌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事业。如果你有志于这种事业,就另寻职业将自己先养活起来。我个人的职业是教师,能够养活我自己。
 
 
3、诗人的精神世界很丰富,但往往物质生活匮乏,这种反差会影响到精神追求吗?
 
伊沙:不一而论。没有定规。至少在我眼里看到的是:好诗人中有穷诗人、也有富诗人、还有不穷不富的诗人,职业上也是五花八门。现实中是这样,文学史中同样如此。
 
 
4、石康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写小说继续精神追求,编剧本支撑物质需要,在您看来这是否值得推广,会不会消磨对艺术的判断力和敏锐的嗅觉?
 
伊沙:你说的这人构不成“精神生活”和“物质需要”的矛盾。在我看来他写的小说和剧本没有任何区别,都是直奔卖点。
我听说过对真正的作家而言“写剧本废手”的话,我看到最大的两个例子是王朔和刘恒。
 
5、石康在博客中连续为编剧的收入鸣不平,就您所知,中国的编剧很穷吗,他们的地位怎么样?
 
伊沙:让他对影视圈的投资人去撒娇吧。我不关心什么编剧。
 
6、现在文学青年这个称号已经不像二十年前听起来那么自豪而光荣了,是这个时代让文学的分量变轻了吗?文学已经养活不了作家和诗人了吗?

 

伊沙:二十年前的“自豪”和“光荣”也很病态,我记得那个时候报屁股缝里刊登的“征婚启事”上每个男女都要写上这一条:“热爱文学”,作家和诗人活得跟社会新贵似的,招摇过市,也很恶心!文学的分量是变轻了,也变得正常了,丢弃掉这种思维吧——文学凭什么要养活你?尤其是真正的文学!你怎么什么都想要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