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小说,明显带有“自叙传”意味。作者通过童年———少年视角的目击,展现出上世纪整个70年代中国社会所经历的重大转型以及时代变迁对于人们生活和心灵所带来的深刻影响。经授权,本报即日起独家连载,以飨读者。
一、开启了记忆之门
世界开始了。开始于我的记事儿———是狠狠摔在泥水里的惨痛一跤开启了我对周围世界的记忆之门。
在这一年,夏天,一个下午,一场暴雨过后,天空中有道传说中的美丽彩虹出现———正是一个孩子眼中初见的彩虹,让时龄刚满四岁的我有点喜不自禁,有点忘乎所以,从自己家中一扇窗玻璃的后面跑了出来,来到家门前的一小片空地上———那正是我平时独自玩耍的领地。这一次大概是因为过于兴奋,我跑得远了点,跑到院子里别处去了,到达了此前从未独自深入过的陌生地段……我沉浸在忘情的喜悦之中,没有注意到离我不远的地方正聚集着七八个和我年龄相仿个头差不多高的孩子,为我备下了来到人世之后的最大危险。
你玩过“开汽车”吗?
这时候,我玩的正是“开汽车”:双手握拳向前伸出,模拟着司机手把方向盘的姿势、口中“呜呜”模仿着汽车行进时所发出的雄壮的声音,间或还要发出“哔哔———哔”的喇叭声,埋头专注地“开”着,不过是一路小跑着向前……那一刻,我的感觉一定是开着一辆解放、东风或是黄河牌的大卡车———这绝对是我来到这世上以后最早的崇拜之物,也是在这一年,我因在纸上成功地画出了一辆黄河牌大卡车并且没有忘记画出它的油箱而被我的监护人———即祖母认定是一个“天才”。
不知不觉间,我把“车”已经开到了那堆孩子面前,埋头开“车”的我没有注意到他们正有点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有俩家伙已经开始对我戳戳点点……
“四川球子!”他们中有人朝我喊了一声。
“开车”太好玩了!我像没有听见似的继续“呜呜”地开着自己的“车”。
“四川球子,拉屎不擦勾子!”有人继续喊道,我注意到:是住在我家隔壁的习小羊。这堆孩子也随之齐声喊了起来———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幕情景已不是头一回见识,就在那一年里,我每次随祖母出门的时候———祖母已经不能远行,通常会叫一辆人力三轮车拉我们出门———这些孩子总是朝着三轮车上的我们猛喊,喊出的也正是这些话。
喊声太大,我因受此干扰便停下了“车”,立在原地,有点困惑不解地呆望着他们。
没想到:他们竟一下子住了口,没了声儿。
“瞅啥呢?”孩子中个头最高的那个冲我嚷道,我知道他叫刘虎子,是这群孩子的“头儿”,他们称他为“大将”。
我不敢吭声,连大气都不敢出,心中只是害怕。
这时候,我看见习小羊在刘虎子耳边低语了几句(在这群孩子中习小羊似乎担任着“军师”的角色),刘虎子听罢明显地生了气,一下子蹿到我的面前,恶狠狠地问我:“瞅啥呢?瞅啥呢?!你得是不服?再瞅把眼珠子给你抠出来……”(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