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狂欢》
伊沙的书,只要碰到了,一般我都会买的。因为他从来都不会送我,或者说我还没有向任何作家、诗人讨要的习惯。但是这次不同,伊沙给我寄来了他的《狂欢》。我对这个书名心领神会,就像我透过伊沙平静的表面了解他骨子里的不羁一样,那肯定是灵与肉的欢聚、水与火的纠缠、梦与醒的茫然……
十年前,我跟伊沙在湖州相识,在一个诗会上,平时并不多话的他激情飞扬,使我认识了一个真正的内心狂野的伊沙。我始终对能够挣脱所谓的“文明”而保持野性的作家保有敬意,所幸的是,经过十年伊沙依然没变。那次诗会之所以能留在我的记忆之中,是因为我所有的钱在宾馆全部被盗,是众位诗友的慷慨解囊才使我得以返程,这其中就有伊沙的一份。在此我要向他表达深存在心里并一直没有表达的感谢。之后我们同行去上海,现在想来,那是一次难得的行程,可惜我不擅于沟通,跟他交谈的仅限于琐碎的生活细节,并未真正涉及到艺术的层面,白白浪费了那次机会。
再次见到伊沙已经是十年之后,这十年,伊沙继续激情迸发,他做教授、做策划、搞出版、写小说杂文,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他依然貌似平静,亲切微笑,但我觉得他内心里深藏着一把刀,那是他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的武器,并随时都可以致人死地。这把刀会解剖世俗的恶、人性的丑、爱情的假,会把我们司空见惯的一切弄得鲜血淋漓,会让我感到心惊胆战。但是我爱他那把刀,否则他就不是伊沙。
伊沙的小说延续了他诗歌的气息,我熟悉它。这与我平时阅读的麻木不同,与那种隔岸观火、隔靴搔痒不同,我是时时都可能被击中。而且他用的并非长剑,他不想那么优雅,他用的是短刀,是匕首,他要刀刀见血。《狂欢》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灵肉的搏杀,它就像一个好莱坞大片,有着极端残酷的质感。他在那一具具鲜活的肉体下,深藏着令人绝望的灵魂。他擅于制造种种浓烈得无法化开的所谓爱情,又无情地撕毁它而暴露真实的欲望,那几乎是赤裸裸的,直接、尖锐、残酷,不加任何粉饰,以期撕破人性的虚伪面纱。他几乎把我逼上不可能的境地,使我不寒而栗。其实他抱有一颗悲悯之心,他对世间所有的人都充满同情,在他那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伟大与渺小、没有神圣与粗鄙、没有崇高与卑下,而是让它们订下婚约、颠倒黑白、不分好坏,来一次生命的巨大狂欢。我以为这是他的小说最值得尊重的部分,也是他的作品最充满生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