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书城六楼阳光书吧见到了韩寒。由于前几日踢球不小心扭伤了脚的韩寒静静地坐着,加之那一身黑衣黑裤的打扮让人觉得很“酷”。只是当他开始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忽然发现韩寒其实挺阳光,包括他的微笑,他的幽默。
采访韩寒,当然不能不聊聊写作,聊聊文学。这个在写作方面有着颇高造诣的大男孩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吗?
陶晓隽:韩寒,我们从一些媒体中了解到你当初投稿,是因为觉得同龄人的文章太幼稚,“不堪入目”,那现在投稿的目的有没有改变?
韩寒:没有。
陶晓隽:就是想让别人知道韩寒,知道你的文章?
韩寒:随便啦,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点无奈)
陶晓隽:读者现在知道韩寒比较喜欢看李敖、钱钟书的文章,你会不会受他们影响很大?另外你还喜欢看哪些书?
韩寒:应该不太大。要说钱钟书,他还是属于闭门造车类的,我也只是比较喜欢他的文章,至于创作的方法,我不太欣赏。李敖嘛,我认为他蛮伟大的,写这么多文章居然没有一句话是重复的,尤其都是“骂”人的话,写了这么多骂国民党的话没一句是重复的,也是一种本事,要研究研究!(笑)还有嘛,苏童……余华的书是越写越差了。其实我也不是很刻意的,我有书就看,说明书也看。
陶晓隽:你刚才评论到了苏童和余华,你是不是经常对这样的大作家进行评论?会不会像王朔那样写文章去抨击他们?或是像伊沙那样“向偶像开枪”?
韩寒:当然会,不过伊沙是属于哗众取宠的。……我的也属于哗众取宠。(笑)
陶晓隽: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韩寒:我写得比伊沙好,比他有功底。
陶晓隽:那怎样才能达到这个“功底”呢?能不能对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同学和希望在文学上有所突破的同学提一些实质性的见解。
韩寒:把他扔到上海书城的两楼,关上一年,他的文学修养肯定就会提高。
陶晓隽:那就是要多看书喽。韩寒,我知道你村上春树的书看得还是蛮多的。那你觉得日本文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韩寒:日本文学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拖沓,太拖沓了。但他们的叙述笔调很平静的,像是村上春树,这点值得学习。
陶晓隽:你是怎么看余秋雨的呢?有人说他一边旅游一边写文章很虚伪,你会不会在旅游的时候写文章?
韩寒:余秋雨啊,他怎么能算是旅游呢?!他其实就是受到别人的邀请,去一些地方讲课,住的是宾馆,然后跟着导游去参观一点旅游景点。什么“文化苦旅”,他这属于“文化甜旅”。写的文章嘛,像是把一些历史拿来扩充一下,很平常的。
陶晓隽:韩寒,《青年报》把你和陈晨放在一起比较,你是怎么看陈晨的呢?(陈晨,高考作文满分————编者注)
韩寒:我也是刚知道这个人,要不是《青年报》把他和我作比较,我还不知道。……我看过他的高考作文,一般性,他这种是很“乖”的,四平八稳,将来没什么大出息。
陶晓隽:那你怎么看网络文学?
韩寒:网络文学,我了解的不多,就知道“榕树下”,偶尔去看过。我对网络其实不太感兴趣。
陶晓隽:那有没有想过尝试写网络文学?
韩寒:什么叫尝试写网络文学,是写关于网络的,还是在网络上发自己的文章?
陶晓隽:在网络上发表你的文章。因为许多读者认为韩寒不是很具有“文人气质”的,大家认为你可能会向网络文学方面发展。
韩寒:我不是很喜欢网络文学,应该不会在网络上发文章。
陶晓隽:你从开始投搞到现在,也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你的文风有没有改变?你曾经说希望读者一看文章就知道是韩寒写的,你今后的文风还会不会改变?
韩寒:当然会。
陶晓隽:那是很突然的呢,还是慢慢改变?
韩寒:慢慢来吧!看我高兴,我高兴写成什么样子就写成什么样子。
接受采访时,韩寒很认真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时而大笑,时而沉默,怎么看都是个大男孩,不像他的文笔那么老练。韩寒毕竟是韩寒,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既然韩寒自己说这叫“各抒己见”,我们就不用去评论他的对与错。只是在与韩寒的交谈中,你才能发现他的机智与幽默,这也是他独特的一面吧!我不想也不能评价他的选择是否正确,他想要走的是他自己选择的路,不管前途如何;只是我们在关注韩寒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想想自己该走怎么样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