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笑着沉沦评《狂欢》

(2006-06-12 20:35:04)
分类: 长篇小说《狂欢》
在博客上乱七八糟的写了几天,突然有一种想读书的欲望。眼球很快被伊沙新作《狂欢》吸引过去,晚饭没吃,一口气看完,不知道是因为很久没有看书还是因为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书了,只是感到很畅快。由于发过“要走进去还能走出来”的宏愿,所以写下点东西给自己个交待。
   这无疑会是一本畅销书,就从能够畅销这点入手写起吧,说不定哪天自己手痒,这些东西到时候也不失为很好的经验。
   首先说题目,狂欢,非常能吸引受众的眼球。你不能说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不热闹,但真正的热闹只属于少数人,多数人都在平凡近于平庸的生活里疲于奔命,看到“狂欢”自然非常乐于坐下来享受一下眼球的狂欢。
   在这篇小说中,我看到的是冯的奋斗史。不甘于做大学教师的平淡,为理想而放手一搏,辞职写小说,吃妻子软饭导致妻子红杏出墙,落魄之中被旺旺拉出来办杂志,几经周折功成名就,鲜花美酒佳人他如鱼得水……毫无疑问,这种奋斗史是为受众所欣赏的,就像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能吸引人一样——一个武学奇葩,从小受尽磨难,突逢奇人指点或得无上武学秘籍,几个寒暑,历经艰辛,终于武功大成,难逢敌手,从此扬眉吐气……如此看来,《狂欢》不过是一部写冯斌如何成为武林高手的传奇。仔细一想,很多书不过是一本书,只是换了姓名和背景。原来文学是如此之简单,换言之,这就是文学吗?
   冯斌这个人物本身也是一个理想的化身。理想并不意味着完美,也正是这种不完美成就了“冯斌式”的真实:他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的自私、狭隘、委琐、好色、冲动、善良、热切;他的欲望与青春,伤感与哀愁。在这样的真实下,读者着实体验了一把眼球的狂欢。花几十元钱,几个小时,甚至不吃不喝不睡,经历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却又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的经历。出了汗,过了瘾,何乐而不为?
   在一个荷尔蒙恣意飞扬的时代,一部畅销小说绝对不能没有性描写。伊沙是个聪明人,所以冯斌接连不断的艳遇充分满足了受众的感官。未经人事的孩子会去看粗糙的黄书,而那些所谓的成年人则更喜欢伊沙这种文学式的发泄。后者的性描写更深入,更纯粹,受众在充分享受感官愉悦之后还能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自我宽慰。
   冯斌是个文人,伊沙也是个文人,文人写文人的题材无疑又成了这部小说的一大亮点——曝文化内幕。于是,苍蝇蚊子飞蛾都拼命的往这挤。一大群如我一样的所谓文学青年在阅读中大大的满足了好奇之心。原来做文人可以这样爽——在吸烟喝酒泡妞打炮极尽享受之能事后还可以名利双收。不但刺激了写作欲望更繁荣了娱乐市场,伊沙功不可没。
   至于悲剧性的结局不过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像家长和老师告诫孩子不要早恋一样,人生不能太张狂,放纵的后果是堕落是身败名裂,但又有几个孩子不去风花雪月一场?
   一言以蔽之,伊沙带领大家在《狂欢》中尽情的享受了一次堂吉诃德式的精神盛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淫者见其淫
后一篇:诗有杰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