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pressusa.com/fukan/200605050376_111259.jpg
上世纪90年代初,伊沙以“饿死诗人”的呐喊引起关注,其一系列惊世骇俗的作品名震诗坛。十多年来,他一直活跃在中国现代诗歌写作的一线,但对小说创作始终保持着审慎的态度。近日,中国作家出版社推出了他的长篇新作《狂欢》,这个打着“中国的《北回归线》”名号的小说,通过对杂志社编辑冯彪欲望之旅的描写,展现了其肉体放纵与精神成长的漫长过程。《狂欢》作为伊沙“大长篇小说计划”三部曲中最先出版的一部,一经面市就先声夺人。
诗人伊沙,1966年生于四川成都。在当今的大陆诗坛,他的《饿死诗人》、《野种之歌》曾为人传诵一时。 因大胆地指摘中国文化界众生,伊沙曾被某些人冠以“战士”的美名,更有人认为他是本世纪末出现的第二个“鲁迅”。不过,他本人说过,假如你写了一部作品,得到了中国知识界的一片叫好,你应该怀疑自己;得到了民众的一片叫好,你也要怀疑自己。“我感觉自己不配被称为战士。我第一次听到有人把我称为战士,特别受惊,不是受宠之惊,绝对是内心的惧怕。一成为战士,就有了一种使命感,这离我太远,我最多是个地方民兵。” 2000年以来,很少涉猎小说的伊沙感觉火候已到,他向小说发起了猛烈进攻,并拟定了“大长篇小说计划”,并接连创作了《迷乱》、《狂欢》两部小说,第三部《中国往事》也快完稿。因为种种原因,三部曲中的《狂欢》最先出版。
离谱盗版
《狂欢》主要描写杂志社编辑冯彪在被妻子抛弃后,身心颓废。当他意外获得工作时,与房东开始了狂热激情,并由此获得男性的信心。自此而一发不可收拾,书中,冯彪先后与女读者、同事情人等疯狂。他身陷肮脏,现实的尔虞我诈,同时用一段段疯狂情爱追逐放纵自已,在身心堕落的同时经受着成长的疼痛,最后、被自已的放纵劫杀。 《狂欢》刚刚写成,伊沙就将小说送给不少朋友看。出于对小说的欣赏,伊沙的朋友将小说在网上张贴以供部分读者先睹为快。小说受到了读者的追捧,却也招来了不法书商。一个意外的机会,伊沙看到了一本名为《青楼》的小说,书里的内容和自己的新作《狂欢》一模一样,可封面上却打上“陈忠实新著”。盗版盗到这个程度上,伊沙说自己简直是“哭笑不得、无可奈何”。
时代狂欢
前段时间,知名华人作家哈金提出“中国需要伟大的小说”,认为伟大的中国小说应该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经验的长篇小说,其中对人物和生活的描述如此深刻、丰富、真确并富有同情心,使得每一个有感情、有文化的中国人都能在故事中找到认同感”。一石激起千层浪,大陆众多作家、评论家均参与了这场争论。 伊沙则在《狂欢》的封面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伟大的中国小说,应该是那种深刻反映出中国复杂的当下现实和现实中人性异化的作品,应该是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具有中国质感并暗藏着中国精神的作品,应该是给读者在提供艺术享受的同时,具有着灵魂上的震撼力的作品。” 今年40岁的伊沙,1989年大学毕业,用他的话说,自己是一个在文化膨胀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我们绝对有血性,绝对有血性。我们这一代人,骨子里,理想的痕迹很深很重,这是一生的情结,强烈地想在某方面有所做为,而且坚信能有所作为。”
猛攻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