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市场新风险与新机遇高峰论坛糸列报告
第七个趋势,产业链不断延伸,这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因为我刚才接到了很多的名片,我们发现目前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了很多很多的手机配件生产企业,别小看这些手机配件的企业,有些企业通过横向一体化,通过拓展国际市场,也有可能成长为世界级的大企业。因为这个产业链延伸的结果就是在每一个链条上不断地进行专业化。所以只要是在某一个节点上取得了竞争的优势,有可能把这种优势由国内扩展到全球。中国目前在手机设计、芯片制造、应用软件开发,以及各种零配件生产的方面,众多的中小企业正在如雨后春笋般的茁壮成长,这一类的企业应该是技术升级换代上受到冲击相对较小的企业,我们所说的受到冲击较大的还是整机的企业,这一块发展势头还是比较好的。
第八个趋势,国际化步伐加快。部分手机的企业充分利用产业分工,特别是OEM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兼并收购、投资、战略联盟等手段积极整合境内外的资源,包括设计、生产、品牌的资源,一些走出去的企业比如说中兴、华为目前他们在国际上的开拓趋势相当看好。比如中兴今年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出口量我看到的数字已经达到2、3千万部,应该说这个形势是相当不错的。这个角度看,搞国际化经营的手机企业未来的抗风险能力会更强一些。
这是我简单地总结了八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是这个产业的一个直观的简单的认识,接下来谈几点个人的一些观点或者是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个问题,也是我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手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我个人以为中国手机企业不能做强做大,不能和跨国手机企业形成有效竞争的这样的一种局面,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大家都不陌生,一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整合内外部资源的基础上而获得的具有独特性的、难以复制的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这样一种能力,它具有独特性、延展性、持续性、价值性等多种特性。作为手机企业,他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呢?我想作为整机的生产企业,这种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一种技术集成创新的能力。也就是说,这种竞争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某些专项技术方面的领先上,而是体现在一个整体的能力上。也就是说,在手机制成工艺、手机软件的开发等多个环节、多个方面,不仅具有领先的优势,而且还能有效的把这多种技术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优势。这恰恰是手机整机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的地方。
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类比,比如说中国的汽车企业,我国的资助品牌里面比如说像奇瑞、吉利,我们的发动机制造,甚至安全性能等等某些方面的指标并不比世界一流的大品牌企业比如说像奔驰、丰田、宝马,并不比这些差。但是就整车而言,综合性能就明显的落后于大企业。所以,一辆宝马车就是十几辆奇瑞的价格,利润也要比我们高一个数量等级。所以我们看目前中国汽车整合生产就核心竞争力而言和跨国公司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手机生产更是如此,因为手机的技术基础的难度要远远比汽车复杂,要比汽车难度大,尤其是多了
3G时代,3G手机的集成应该是大的难度了。作为手机的整机生产企业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面,必须把技术集成、创新作为一个关键的环节,作为一项经营战略,切实抓好、做好。
这是我个人一个比较粗浅的观点,抛砖引玉。这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手机的营销模式的问题,也就是说这要和大家探讨的未来的手机营销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上周我参加了北斗手机网他们的一个会议,谭文胜总裁全面介绍了北斗手机网的发展壮大过程,令人耳目一新。使我们看到了通过互联网营销的一个美好的前景,但是这些天来我和很多的专家学者交流,我个人的体会就是手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品,刚才和大家所讲的,它既是生产必需品,又是耐用消费品,还是奢侈品、时尚品,它有五大特性。所以手机的销售、手机的营销绝对不可能是一种模式,也不可能是一种模式包打天下。也就是说不同的手机适合于不同的营销模式。
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机营销将呈现多种业态并存的状况,也就是说具有我们传统的分销模式,省包、地包等等这样的一个分销的模式。同时还会存在手机的专业卖场,手机的小型购物中心,手机的网络营销等多种模式。
总的来看,各种模式都会向扁平化方向发展,都会走向连锁化,都会充分借助互联网优势。也就是说无论是手机的专业商店,还是小型的手机购物中心,都要进入网络。但是通过网络直销,目前的情况来看,尤其是高附加值、多功能的手机而言,感觉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所以,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既然这种分销模式在短时间之内不可能消除,我们本土的手机企业仍然可以充分借助本土网络的这种巨大优势。尤其在提供差异化、弹性比较大的、附加值比较高的手机的时候,我们通过本土的这种分销模式,和跨国公司竞争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够取得一定的主动。这是对营销模式的看法。
第三点,怎么看待目前手机生产企业面临的机遇问题。有的专家认为说3G到来以后中国手机企业必死,当然这个观点有点绝对化,但是假如中国不尽快建设TDSCDMA网络,不尽快全面建设WCDMA网、CDMA2000等等,中国的手机企业肯定会重复过去的故事。所谓的重新再来就是说和二代手机那样从OEM开始,交专利费,然后再自己不断地研发取得竞争的优势,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大批的手机生产企业必然退出市场。
当然,手机配件的生产企业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不可能因为3G时代的到来就死掉,这是不可能的,所有的手机都需要配件,3G有强大的生产能力也能到来,所以说“3G到来以后中国手机企业必死”目前来看是站不住脚的。但是目前来看我们的手机企业面临一个前所没有的大好企业,就是我们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的移动通信TDSCDMA,我在高速公路上达到120公里的时速的时候和广州、哈尔滨的朋友打电话,基本上是通的,我前后打了20多分钟,那是三星的手机,手机也没有发热的现象,所有的接我电话的朋友认为,TD网的手机质量和话音的质量比G网和C网的要好。这使跟我一起去的几位专家非常兴奋,百闻不如一见。在目前的网络情况来看,TD的技术支持语音通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当然,目前在广东广州已经SIM网已经能够支持数据的传输了,我想去那边看看具体的应用情况。不管怎么看,TD目前已经具备大规模商用的基本条件了。
我个人以为国家对TD支持的力度只能加强,不可能减弱,因为这是我国在21世纪上半叶争夺国际制高点,实现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一个关键性的举措,任何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都不可能放弃这样一次赶超的机会。所以对TD的支持,关系到后来长期的技术研究,关系到我们在4G、5G技术上能否领先于世界的问题。所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推进TD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当然,任何事务的发展都是曲折的,到现在为止关于牌照的发放问题,关于全国的固网问题,大家再认识上还有差异,还存在着争议。我想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决策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TD一旦全部布网,无疑为我国所有的手机生产企业包括零配件生产企业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千载难逢的机遇。要知道,这次你不需要再交巨额的专利费了,不会再受跨国公司的盘剥了。而且我们技术扩张的速度会很快,产业协同的步发挥加速。很多能够实现TD大规模生产的企业将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我想国内的手机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TD的进展,要抓住商机,这个机遇不容错过。这是对机遇的一个看法。
最后,再谈谈这个产业的产业政策问题。我国的手机企业一直采取严格准入的政策,对手机的生产、销售进行严格的监管,由于实际的情况手机核准制实际是保护垄断,阻碍技术进步,现在把它取消了,这样使广大的手机企业处于一个平等竞争的地位。对于黑手机、对于假冒伪劣的产品的淘汰,通过市场自清自洁的作用来实现。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手机企业都必须塑造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赢得市场。仅仅通过虚假的广告宣传、通过造势,是不可能赢得消费者的、赢得市场的。所以只有像苹果公司这样的企业能够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在技术集成创新方面下工夫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才能生产出综合性价比超一流的手机,比如像iPhone这样的手机。要知道苹果公司推出这款手机之后,不仅能够主导手机的产业链,甚至能够和运营商叫板。这使我们不得不对技术创新的价值重新的认识,你想想,一个终端的手机企业能够和运营商来讨价还价,这是以往不可想象的。
所以,我想我们接下来到了3G手机也应该提倡取消市场准入的限制,也就是说出产业联盟内的手机企业以外,广大的生产手机企业都能够进入TD手机的研发生产和制造,包括生产双模和多模手机。这样才会形成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使这个产业充满活力,也会加速手机终端的成熟。我想这个方面我在适当的时候会向TD产业联盟提这方面的建议,就是说在当前市场运营的阶段,由于要实行几种采购,手机的生产主要由几家规模实力比较强、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的几家手机企业来生产,但是一旦大规模地铺网就应该鼓励所有的手机企业进入这个生产环节。我想这是国家在产业政策方面应该要明确的,这也是延续取消核准制这样一个政策的延续,不能说2G取消了手机核准制,我们到3G又搞生产许可证和核准制了,这仍然是倒退。
产业政策里面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说,国家在目前的这样一个阶段应该加大对第三代手机的技术支持,支持的重点应该放在操作系统和关键元器件上,尤其是操作系统。未来的手机很有可能会出现操作系统之争的问题。因为手机将来是一个信息处理的终端,它的信息处理的能力基本上取决于操作系统。国家如果从战略的角度看,应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操作系统,否则我们恐怕未来的发展,手机的生产企业可能会重蹈计算机生产企业的覆辙。到现在联想实际上都是在给微软打工,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基本上都是交了软件的专利费了。所以我们现在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至关重要,当然业界的大型手机企业也应联合起来,可以想苹果公司那样自己研发出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小看现在我们购买跨国公司的操作系统,我们现在付一些专利费进行生产,现在感觉不错。但是实际上一旦手机大规模生产,一旦未来的手机在软件的成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的时候,手机的制造企业很可能又重新会沦为PC制造企业为软件企业打工的格局,操作系统的研发非常重要。当然关键的元器件包括芯片的制造问题等等国家也应该进行大力的支持。
限于时间的关系,就谈这些问题,抛砖引玉,许多的方面也是探讨性的。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也欢迎大家在会后私下里进行探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