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w690/001kroNDzy7dBKodKOw0c&690
▲加布里埃尔·卡斯塔格诺拉(Gabriele
Castagnola )( 1828 .11.14– 1883.8.30)1864年作《菲利波·里皮修士和布提修女》。2016年7月24日摄于皮提宫。 从画中菲利波身后画架上的画来看,隐约可猜出是《圣母子与天使》,难道1456年开始画,直画到1465年?
佛罗伦萨二日游有很多种方法:
1、对于想回首膜拜欧洲文艺复兴的文艺男女,可首选乌菲齐美术馆和圣母百花大教堂,如果体力再充足点,就爬一爬乔托钟楼鸟瞰一下佛罗伦萨全景;
2、对于想凝神研究资本主义萌芽历史的专家,只读读《十日谈》并躬身爬一爬但丁故居的三层小楼恐怕还不够,还要去圣罗伦佐大教堂和圣十字教堂去瞻仰美第奇家族和佛罗伦萨先人们的陵墓;
3、对于上车睡觉下车撒尿的走马观光客,自然是选择西娜里广场看看圣母百花大教堂、看看韦奇奥宫、如果再文艺些好奇心再重些,就花三、四个小时排队去学院美术馆看大卫像;
4、对于有备而来的剁手族,只在佛罗伦萨大街小巷的包包店里挑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去佛罗伦萨火车站边乘坐专线巴士去”the
mall”血拼一下。“the mall”是意大利也是欧洲最大的名品“out
let”,有20家国际一线品牌折扣店,相比城中的商店,他们有将近50%的折扣,而且当即就可以退税;
5、如果愿意休闲,就在晚上日落时分沿着阿诺河走一走,吹吹河风,看着河边远处的落日余晖洒在远远近近的教堂圆顶上,偶尔也可以听听广场边音乐学院学生拉的小提琴;
我说的以上这些,除了”the
mall”需要去火车站旁坐一个小时的巴士,其他的所有景点都不远,彼此之间都在半个小时的路程之内。佛罗伦萨是一个适合步行的城市。
我对米开朗基罗广场不太感冒。这个广场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从圣母百花大教堂走路过去需要近一个小时。广场上只是矗立着一尊大卫像的青铜仿制品,高高地杵在那儿,往上瞧很难看清大卫的脸,却能看清他的屁股,为了看一个青铜屁股走那么远的路不值当。虽然米开朗基罗广场是在一个小山上是一个制高点可以鸟瞰佛罗伦萨,但我建议有这个时间可以登登乔托钟楼!
以上的游览方式虽然都还可以,但在佛罗伦萨我最属意的是游览皮提宫。
游览佛罗伦萨,有两大必去的地方,一是乌菲齐美术馆,另一就是皮提宫。但乌菲齐往往要排4个小时的队,即便是网上订了票,也要排2个小时的队。而与之齐名的皮提宫,每次去都不需排队等待。我2003年去了一次,4欧元的票可以参观整个皮提宫,但那个时候里面不让拍照。而待我2016年再去,12欧元的门票只能参观一半了,另一半的银器、雕塑、珍宝馆我就没去,我主要去看画了。
皮提宫在阿诺河的南岸。过维琪奥桥,穿过那熙熙攘攘的小商业街,走几百米就能在路北侧小高地上看到皮提宫。皮提宫的墙面,无论是外观还是内庭,都是粗犷的方石垒就,建筑上部也是统一风格的褐色石质工艺,只是方石小很多。这种古罗马的建筑风格让人们感受到佛罗伦萨别样的风情。哪怕只见过这座宫殿一次,人们也会马上感觉到它的独一无二。巨大粗粝的方石作基础,同样坚固而粗粝的正面墙上分布着同样粗粝而优美的拱形窗户,高贵的简洁和庞大的粗粝在这座宫殿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座宏大建筑的最初建造者,佛罗伦萨的银行家卢卡.皮提,为了和美第奇家族斗富,不顾一切开建皮提宫,边建边修改设计方案,还未建成,规模已经比原设计的扩大了两倍,钱也用尽了,银行家也死了,这座大楼仍未建成。烂尾楼搁置了将近百年,才又被后人继续建造。这座皮提宫的建造花费了几代人的心血,这其中有一个人很重要-大名鼎鼎的美第奇家族第六代传人科西莫一世。
科西莫在17岁时以唯一幸存的私生子的身份继承了爵位,他亲自掌权,击退叛军,迅速地成长为一个果敢的领导人。而且,柯西莫选择了联姻来稳固自己的政权,柯西莫的夫人是富可敌国的那不勒斯总督女儿埃莱诺娜(Eleanora
di
Toledo),这位具有文艺气质的西班牙公主在与美第奇家族联姻10年后为美第奇购买了皮提宫、并生了七个儿子。她的气质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她夫君的审美品味,也造就了文艺复兴的根基。
改造了皮提宫之后,柯西莫花重金支持米开朗基罗等人的创作,也开创了美第奇家族收藏系列的先河。美第奇家族的收藏分藏两个地方,一是乌菲兹美术馆(美第奇宫),另一处就是皮提宫。
多年后,1737年,担任最后一任托斯卡纳大公的吉安·加斯托内·德·美第奇辞世,他并无子嗣,由此,美第奇家族血脉就此断绝。家族的最后一个直系继承人安娜·玛利亚·路易莎·德·美第奇继承了整个美第奇家族的全部遗产。她在远嫁奥地利之前,将家族倾数百年之力收藏的全部艺术品捐赠给了托斯卡纳公爵,并签订协约要求“所有藏品均应提供给大众欣赏,并用以引起异国人士的好奇心。任何一件作品都不得带出佛罗伦萨或托斯卡纳公国之外。”
统一后的新意大利王国,佛罗伦萨曾做过短期首都,皮提宫则作为埃曼努埃莱二世的王宫直到1871年。
1919年,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埃曼努埃莱二世的孙子)把宫殿连同藏品一起捐献给意大利人民,作为佛罗伦萨最大的美术馆对公众开放。
http://s10/mw690/001kroNDzy7dBJcwjYlc9&690
▲皮提宫。
http://s16/mw690/001kroNDzy7dDzBdF0z8f&690
▲美第奇家族第六代传人科西莫一世·德·梅第奇(1519年6月12日-1574年4月21日)。1537至1574年担任佛罗伦萨公爵,并在1569年担任第一代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生于佛罗伦萨。1537年,公爵亚历山大-德-美第奇被暗杀,而公爵只有一个私生子——17岁的科西莫继承了爵位。科西莫出自于美第奇家族的旁支,在佛罗伦萨毫无声望可言:但是因为他的年龄,许多佛罗伦萨有影响的大人物看中了他,希望能扶植他做傀儡。但是科西莫马上就证明了他的意志坚强、精明并且野心勃勃,他拒绝把权力交给一个代理委员会并打败了叛军。
http://s8/mw690/001kroNDzy7dDfweehh57&690
▲布隆基诺(Agnolo
Bronzino,1503~1572)1550年作。柯西莫一世的妻子埃莱诺娜(Eleanora
di Toledo)和儿子乔凡尼-德-美第奇(Giovanni de'
Medici)。埃莱诺娜性格傲慢,在那不勒斯宫殿长大,嫁到美第奇家族并非她所愿,她平时把一切精力都用在教育女儿和装饰皮提宫上。1562年,埃莱诺娜和她四个孩子不幸染上疟疾身亡,这其中包括已当上红衣主教的乔凡尼。埃莱诺娜只活了40岁。
如果把皮提宫里的每一幅画的作者和画的背景以及相关的故事都写出来、做成图文并茂的画册、每一本画册1000页的话,那整理一万本这样画册也介绍不完皮提宫里的画作。
翻出2016年皮提宫的照片,把这些照片里整理出来,把它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也相当于再次游览了皮提宫。
我首先要写的第一副画是菲利波·里皮(Fra Filippo Lippi
1406-- 1469)作的《圣母玛利亚与圣婴》。 菲利波·里皮( Filippo
Lippi)是这位修士画家的名字,而名字前面的“Fra”代表修士。
圣母子本来是宗教画里的严肃题材,但在这副木版画里,圣母玛利亚却成为了一位世俗的母亲。初见这幅画,感觉似乎我的观赏打扰了画中人,她微微抬头,把目光从圣婴身上移开,转向了我们。她那忧郁的目光在邀请我们分享她的家世:在画作右边近景,怀有身孕的母亲安娜还在劳作;左边中景是玛利亚的诞生,邻人们纷纷来探望;而在右边远处楼梯上,玛利亚的双亲在告别,从画面上看,玛利亚的父亲要比母亲的年龄大很多。这种世俗生活的回忆,肯定比宗教更能打动我。这种从宗教走向世俗的倾向,固然和时代发展有关,但也和画家的身世有关,画家自小是孤儿。
菲利波·里皮在1406年左右生于佛罗伦萨,生下来不久就没了母亲,两年后当屠宰工的父亲也死了。他的姑姑因家贫无力抚养他,在他八岁时将之弃于附近的加尔默罗会女修道院的门口,修道院将利皮抚养成人。1421年他15岁时成为一名修士,这在中国就相当于在庙里当了和尚。这位少年心灵手巧,他最大的乐趣便是在一切可以涂抹的纸上作画,惟一能让他停下来的,便是这个修道院里一幅由马萨乔绘制的壁画,这位小修士非常喜欢,每天都会看上一会儿。在这种情况下,修道院的院长决定顺从他的秉性,让他去学画画。瓦萨里(意大利著名画家和建筑家,我在前面的博文里曾提到他为科西莫一世改造过比萨的骑士广场)说菲利波·里皮是看到了教堂里作画的马萨乔而决心成为画家的。在《意大利杰出建筑师、画家、雕塑家传》中,瓦萨里说菲利波·里皮“疏于学习,成天在自己和他人的书本上乱画”。
15世纪的修道院、教堂、教会是社会活动中心,是汇聚政治、文学、艺术人才的场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政教合一,教皇本身就是权利至高无上的国王。菲利波·里皮在这种环境中,绘画上的才华逐渐显露,并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天赋,在还没成人的时候就掌握了马萨乔的技法,逐渐成为了一名僧侣画家。周围的人都相信菲利波·里皮未来一定能做出一番成就,自幼随心所欲的菲利波·里皮也不甘过僧侣的寂寞生活,在考虑了一番后,于17岁那年离开了养育他的修道院,决心以艺术家的身份立世。自那时起,菲利波·里皮过起了流浪生活以绘画糊口,但后来为了生计又寄居在佛罗伦萨圣衣会修道院里。
根据瓦萨里的记载,菲利波有一次和朋友在海上划船,却被途径此处的摩尔海盗掠走。菲利波在海盗那里当了一年多的奴隶,直到有一天,他灵机一动用炭条为海盗头子画了一幅和真人一样大的肖像。对于当时每天游荡在海上的摩尔海盗来说,他们从没见过绘画,因此当他们看到这名奴隶又“创造出一个老大”的时候,以为是上帝显灵。这些野蛮人从此将他视作座上客,并将他送回那不勒斯,菲利波从那里又辗转回到了佛罗伦萨。
菲利波当时在佛罗伦萨已经非常有名,他的作品甚至被科西莫一世用作进贡教皇的礼物,但这位修士画家的故事才刚刚开始:1456年,里皮遇到了他人生和艺术上最重要的转折点——在他风花雪月一辈子中唯一的真爱。
当时,他本来只是接受了圣玛格丽特女修道院的邀请,为其礼拜堂画一幅画。这个修道院中有一名见习修女,名为卢克蕾齐娅·布提(Lucrezia
Buti),她是佛罗伦萨一名绸缎商的女儿。菲利波对卢克蕾齐娅一见钟情,被修女的美丽和优雅迷得神魂颠倒,坚持要修道院让卢克蕾齐娅为自己做模特,以创作圣母像。结果是:画家的爽朗和乐观最终打动了修女的芳心。有一天,当她前去离佛罗伦萨十几公里的小镇普拉托(Prato)参加一项历史悠久的宗教仪式时,菲利波带着她逃离了众修女的视线。
“菲利波修士在佛罗伦萨附近和普拉托有一些亲属,”著名的意大利艺术史家兼画家瓦萨里写道,“因此他便在那里住了几个月,给当地完成了不少绘画订件;他接受了圣玛格丽切斯科·布提的女儿,她是这座修道院里的一名修女。
修士和修女的私奔,使修道院蒙受了奇耻大辱, 修道院的苦劝对卢克蕾齐娅一点也不起作用,她厮守在菲利波身边,生米煮成熟饭,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菲利波诺,意为小菲利波,菲利波诺后来也成为父亲那样饮誉画坛的艺术大师。
菲利波·里皮不仅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画家中的杰出人物之一,即便贵为意大利著名画家波提切利,也是菲利波·里皮的学生。菲利波一生中潜心创作圣经题材的画作,
现藏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的那幅《圣母子与天使》,圣母的模特儿就是美丽、纤弱、面色苍白的修女卢克蕾齐娅,画中的圣婴就是她与画家的私生子。虽然修士菲利波和修女卢克蕾齐娅都违背了自己进修道院时立下的誓言,但他们的孩子降生几年后,教皇庇护二世还是看在美第奇家族的面子而宽恕了他们,并承认了倔强任性的修女与修士的婚姻,菲利波诺·里皮也成了他们合法的孩子。颇具天资的艺术家与美丽的修女模特儿的爱情给菲利波以后的绘画艺术抹上了一种人性上的人文主义色彩。这段风流韵事,也被后来的画家们津津乐道,尤其是19世纪的意大利画家加布里埃尔·卡斯塔格诺拉,创作了多福有关菲利波和卢克雷齐娅的油画。
为瓦萨里的《意大利杰出建筑师、画家、雕塑家传》作注的米兰内西十分尊重事实,他对有关卢克蕾齐娅与菲利波私奔的每一段记载都作了认真的研究,得出与瓦萨里不同的结论是:
“1452年,菲利波在普拉托购买了一座房子,大约居住到1463年。1456年,50岁的菲利波爱上了卢克蕾齐娅,卢克蕾齐娅的父亲是佛罗伦萨的一位丝绸商人,去世时将11个子女托咐给他的哥哥安东尼奥照顾,安东尼奥由于经济拮据,将1434年出生的斯皮内塔和生于1435年的卢克蕾齐娅送进了普拉托的圣玛格丽特修道院,菲利波也在这里当修士。卢克蕾齐娅在圣环节那一天私奔了,并于1457年为他生下一个孩子。她的姐姐斯皮内塔也和其他几个修女一起逃离了修道院,但她们都在1459年被迫返回,重过见习修女的生活。1461年教皇庇护二世颁发一道命令,特赦菲利波,承认这位修士与修女结为合法夫妻,卢克雷齐娅于1465年又生下了一个取名为亚历山德拉的女儿”。
卢克蕾齐娅为家乡修道院的圣母像充当模特儿,一开始就使这位已人到中年的画家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在随后的许多画作中,她都作为圣母的原型而名传后世。
我曾在乌菲齐美术馆的8号展厅里看到过《圣母子与天使》,与以前看到的那些祭坛画里的圣母子相比,虽然我在理性上对那些呆板木讷圣母抱有历史上的同情,可以理解文艺复兴以前欧洲艺术是为了上帝和教会服务,画家不得不在作画的时候小心翼翼,在体现教义内容的时候要有所克制地表达现实的美,但菲利波·里皮画笔下的圣母更美丽更接近世俗,我想,当时的科西莫一世也是更喜欢这张画吧?
菲利波·里皮一生积极地入世,过着尘世间的生活,却又在画中表达着对神性的回敬。菲利波·里皮游走于人神之间,把人性的多面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晚年菲利波·里皮离开了佛罗伦萨,生活在意大利的中部城市斯波莱托(Spoleto),为斯波莱托大教堂的后殿绘制壁画,主题是圣母的一生。1469年利皮在创作这幅壁画时逝世。有人说里皮是被他欠下情债的一位夫人毒死的,也有人说里皮是画壁画的时候从脚手架上掉下来摔死的......
菲利波·里皮死后,菲利波诺接着完成了父亲未完成的工作。菲利波诺遗传了父亲的绘画天赋,又师承波提切利,名气甚至胜过他的父亲,他也赢得了佛罗伦萨人的热爱。他在1504年去世的时候,佛罗伦萨全城为他歇业了一天。
http://s6/mw690/001kroNDzy7dDvqHOrX35&690
http://s10/mw690/001kroNDzy7dBK94tMBa9&690
▲菲利波·里皮(Fra
Filippo Lippi 1406-- 1469)1465年作《圣母玛利亚与圣婴》(Madonna and
Child)。2016年7月24日摄于皮提宫。
http://s3/mw690/001kroNDzy7dBKsuGu6c2&690
▲加布里埃尔·卡斯塔格诺拉(Gabriele
Castagnola )( 1828 .11.14– 1883.8.30)1871年作《菲利波·里皮修士和卢克蕾齐娅.布提的拥抱》(The embrace of Fra
Filippo Lippi and Lucrezia Buti )。
http://s1/mw690/001kroNDzy7dBKwKsAUf0&690
▲加布里埃尔·卡斯塔格诺拉(Gabriele
Castagnola )( 1828 .11.14– 1883.8.30)1873年作《爱与戒律》(Love or Duty
)。这幅画里的时间逻辑有些不对,背景中的《圣母子与天使》是菲利波1465年才画的,而画中追求卢克蕾齐娅的情景发生在1456年。
http://s15/mw690/001kroNDzy7dBKzYirY5e&690
▲H·保罗·德拉罗什 (Hippolyte-Paul
Delaroche,1797.7.17 - 1859.11.4)1822年作布面油画,《菲利波·里皮修士爱上了他的模特》(fra
filippo lippi falling in love with his model
)
http://s16/mw690/001kroNDzy7w3I4NcvRdf&690
http://s9/mw690/001kroNDzy7dBLznIQ8a8&690
▲菲利波.里皮(Fra Filippo Lippi 1406--
1469)1465年作《圣母子与天使》,图中圣母形象是以
卢克蕾齐娅为原形的。
http://s6/bmiddle/001kroNDzy7dFo7LNg965&690
▲菲利波·里皮修士的儿子——菲利波诺·里皮(Filippino
Lippi 1457.4 –
1504.4)的自画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