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魏延政曾文正公全集杂谈 |
分类: 随想随笔 |
http://s9/mw690/001krjPpty6FqNs23H208
古之大人物治大事以静制动,今天读《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又读到一个例子,虽然表面上这些大人物以极静震慑周边僚属各司其职、处大变而不惊不乱,实则他们自己内心深处却也不无惊惧忐忑、翻江倒海。
曾公日记一则, 壬戌九月,同治元年,此时曾国藩合围太平天国金陵城的战略大局已定,其九弟曾国荃攻破南京孤城已经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如探囊取物。然而,从曾国藩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屡败屡战十余载仍镇定自若将十五万军对垒最后一战,面对摘取清朝200年来汉人第一功臣桂冠殊荣仅一步之遥,其内心的不安在这篇日记中毕露无疑,原文如下:
五更醒,辗转不能成寐。盖寸心为金陵、宁国之贼忧悸者十分之八,而因僚属不和顺、恩怨愤懑者,亦十之二三。
读到这一段,让我不由的想起《资治通鉴•晋纪》的淝水之战一节,谢安以8万对阵前秦80万压境,领军侄儿谢玄几次问计,谢安都以轻描淡写的“已别有旨”,便邀人下棋,给下属一种胸有成竹的印象,实则并无把握。当谢玄捷报传来,谢安仍若无其事的将镇定“装”到底,直到下完棋才再次轻描淡写的说一声“不过是子侄辈把贼人打败了而已”。待把客人送走回到内屋,谢安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门槛上把木屐齿碰断都不自知,原文如下: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
谢安面临的是城破亡国的压力,这种压力比起曾国藩瓮中捉鳖来说,重千倍不为过,获胜后的内心激荡可想而知,压制情绪的功力千古仅此几人而已。但从这不经意的“不觉屐齿之折”和“五更不能成寐”又反应出这一位礼部尚书和一位兵部尚书外表静若止水而实则动荡不安的内心。可见,镇静是装着装着就成了真的,不光别人信了,自己也信了。
古之大人物治大事以静制动,今天读《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又读到一个例子,虽然表面上这些大人物以极静震慑周边僚属各司其职、处大变而不惊不乱,实则他们自己内心深处却也不无惊惧忐忑、翻江倒海。
曾公日记一则, 壬戌九月,同治元年,此时曾国藩合围太平天国金陵城的战略大局已定,其九弟曾国荃攻破南京孤城已经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如探囊取物。然而,从曾国藩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屡败屡战十余载仍镇定自若将十五万军对垒最后一战,面对摘取清朝200年来汉人第一功臣桂冠殊荣仅一步之遥,其内心的不安在这篇日记中毕露无疑,原文如下:
五更醒,辗转不能成寐。盖寸心为金陵、宁国之贼忧悸者十分之八,而因僚属不和顺、恩怨愤懑者,亦十之二三。
读到这一段,让我不由的想起《资治通鉴•晋纪》的淝水之战一节,谢安以8万对阵前秦80万压境,领军侄儿谢玄几次问计,谢安都以轻描淡写的“已别有旨”,便邀人下棋,给下属一种胸有成竹的印象,实则并无把握。当谢玄捷报传来,谢安仍若无其事的将镇定“装”到底,直到下完棋才再次轻描淡写的说一声“不过是子侄辈把贼人打败了而已”。待把客人送走回到内屋,谢安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门槛上把木屐齿碰断都不自知,原文如下: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
谢安面临的是城破亡国的压力,这种压力比起曾国藩瓮中捉鳖来说,重千倍不为过,获胜后的内心激荡可想而知,压制情绪的功力千古仅此几人而已。但从这不经意的“不觉屐齿之折”和“五更不能成寐”又反应出这一位礼部尚书和一位兵部尚书外表静若止水而实则动荡不安的内心。可见,镇静是装着装着就成了真的,不光别人信了,自己也信了。
后一篇:我读过的最好版本的《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