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rosumer Marketing: 品牌管理、产品管理、客户管理

(2013-07-08 10:05:13)
标签:

prosumer

marketing

魏延政

营销

it

分类: 也谈IT

简述前文概要:Prosumer Marketing,大众消费者人人都在参与企业的营销,他们同时也是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口碑传播者、品牌传递者、更是下一代产品走向的creative创意/创造者,所以,consumer也是producer。企业应主动促使消费者更多的参与到产品服务的创意、生产、营销环节中,成为co-creator,进而成为忠实的prosumer。

 

横向营销、纵向营销、以及传播渠道数:

http://s15/bmiddle/489bcf074e0eb85bbd0ee&690Marketing: 品牌管理、产品管理、客户管理" TITLE="Prosumer Marketing: 品牌管理、产品管理、客户管理" />

命题:横向营销的传播渠道远远大于纵向营销。

假定市场中有n个消费者:纵向营销中,过去没有网络、社交app缺乏横向传播途径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广告等手段建立起的传播渠道是点到多点,即broadcast型,最多可建立n个渠道,实际建立起的传播渠道数(直接看到广告的人)远远小于n。在横向营销中,在他们中间可生成的群组社区的数量就是传播渠道数,这种多对多的传播渠道数是2^n,依据是David Reed在哈佛商业评论2001年2月期发表的《The Law of the Pack》法则。这篇文章是以2001年流行的AOL用户可自由建立聊天室为例,而当下的微博、微信比AOL聊天室的传播模型更具Reed法则的实效性。假定n=10,2^10=1024,想象一下微信微博的n是多大,传播渠道数量2^n将是多大?还有几个人会传播不到?

结论:今天的企业仍然停留在过去的纵向营销渠道,只能说,您落伍了!

 

营销的三个核心任务是:品牌管理、产品管理、客户管理。与prosumer的关系如下图:

http://s12/bmiddle/489bcf074e0eb83777f4b&690Marketing: 品牌管理、产品管理、客户管理" TITLE="Prosumer Marketing: 品牌管理、产品管理、客户管理" />

★ 品牌管理:品牌的责任主体已不再是企业的品牌部,而是大众prosumers!一个成功树立起来的品牌就会掌握在消费者手中,而不在企业手中。试想,如果苹果新出一款产品不再代表时尚潮流,你让自标榜“时尚”的果粉们何去何从?如果苹果的每款新品都是时尚,果粉们会一如既往为之倡导、代言。

品牌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精神、灵魂的东西,品牌的核心是不可复制的DNA,从而体现价值理念,从而体现产品服务的差异化。品牌并不是空洞的东西,而是有它实实在在的载体作为基础的。以智能机为例,其载体就是操作系统,这是不可复制的,iOS、Android的设计,本身就体现着他们的价值理念和差异化。苹果从iPod开始、到iPhone、到iPad,在乔布斯时代始终如一的体现着“开放”“创意”“创新”“体验”“个性”“时尚”“艺术”等理念,每一款产品都把这些理念做到极致完美,不仅仅是件产品,而且是件艺术品,并且所有产品都通过iOS相连接,让一个用户在任何不同的产品上有协同一致的体验。Android没有追求这些特性的极致完美,而是兼有大众已经普及习惯了的Windows操作的傻瓜简易,随便哪个厂商都能做、随便哪个应用开发者都能用、随便哪个用户都能象操作Windows一样操作文件系统、应用程序,从三星取代HTC成为Android的第一代言之后,三星把Google Phone也做得工艺、时尚、艺术兼而有之。

智能机还会有成功的第三吗?Windows Phone极度缺乏应用和手机厂商的支持,困难重重。智能机厂商的角逐都着眼在手机和pad的产品竞争上,但所有厂商都有一个硬伤——没有DNA,没有DNA的载体——操作系统。在DNA缺位的情况下,中国手机厂商们硬要从产品开发和营销中捋出几条性能指标作为DNA来打差异化,挣点小钱没问题,但要问鼎世界,实在是舍本逐末。前天看到一条新闻说联想手机立下军令状要把三星赶出中国,勉为其难!请问您的DNA是什么?始终如一的将屏幕最大进行到底?始终如一的将机身最薄进行到底?始终如一的将CPU最快进行到底?始终如一的将待机最长进行到底?始终如一的将成本最低进行到底?很多厂商都在运用 Al Ries 的《定位》理论,即“人们只能记住第一而不记得第二”,但这个“第一”理论在这里完全不适用。为什么?请问您真的在乎手机CPU要64核那么快吗?真的在乎机身要2毫米那么薄吗?也许价格便宜仍是王道,但成本最低这个战略控制点真的还在中国吗?
在DNA缺位的情况下,就无法建立用户可追随的始终如一的品牌价值:今天你做5寸屏、明天他做6寸屏,今天他做塑料壳、明天你做金属壳,今天一个品牌标语、明天一个品牌标语,或者同时使用很多品牌标语、只要好听就行,这样的差异化不会建立始终如一的品牌价值,就无法变consumer成为忠实的prosumer,更无法获取口口相传的品牌传播,Brand building和品牌管理就是一句空话。

★ 产品管理:产品管理在过去,是厂商独立完成需求收集、产品设计、产品上市,现在是大众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不请自来的和厂商一起完成这一系列动作,这一变化叫做Co-creation,共同创造。产品管理的概念对大家都不陌生,过去的产品由厂商向用户单向推送的管理模式,可以说是纵向营销;而社交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产品推广、品牌传播的控制已经完全不在厂商手中,而是在大众用户这边。那么,在过去,厂商夸大承诺产品性能的做法,在今天会被用户排斥,人们更愿意相信已经体验过的用户的评价,而非厂商的广告宣传。这一模式可以说是横向营销。
在开放的大环境下,如何将用户之间横向传播的体验和创意融合进企业产品服务的设计、规划,将是未来prosumer营销中产品管理的核心任务,即,在前端确保规划正确的事,让企业更快的响应做错了的事情。这一任务执行的好坏与prosumer形态下的客户管理互为因果、息息相关。
★ 客户管理过去,企业针对产品服务的客户管理基本是前述纵向的点到多点broadcast型,企业会和每一客户建立联系,客户之间缺少联系。而现在和未来,在横向传播里,客户之间会在一款产品上市之初,甚至之前,就建立起群体,在social network中表现为针对这一产品服务的社区,community。企业对客户的管理在未来,在物理上变得简单,通过网络管理社区即可,但如何将微博、微信、更多的网络群体统一起来是个难题。苹果的操作系统平台本身就是最好的community管理平台;Android手机比较难于建立统一的社区平台,其实也没有必要,而是各厂商各自需要建立community平台,三星一直在尝试将用户统一在自己的社区旗下,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而中国厂商还没有这样的社区平台或者几乎等于没有,而是散落在各种社交网络中,基本处于发布一款产品就四处出击和网友口水博弈优劣的状态。

物理上统一社区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目的仅仅是便于管理。更重要的仍然在于,即便有了物理上便于管理的community,如何在此中广泛统一理念、真正传递价值、建立用户忠诚、让prosumer主动为企业正向营销,功夫还在企业如何兑现和传递自身的使命、愿景、和价值。

 

Prosumer的几个成功案例:

★ 一个成功的 prosumer 商业模式案例新的营销模式也可以是在产品、服务的设计初期就让大众参与进来。有个线上服务叫InnoCentive的,他欢迎各个公司或个人把自己的问题提上来,让其他公司或个人提交解决方案,成交后,提问者需要给解决者一定的报酬,悬赏激励在英文中叫做 incentive,提供新方案新思路叫做 innovation,InnoCentive这个词正应和了这个服务,这个词发明得真好!

★ 一个成功的 prosumer 广告创意案例:消费者同样可以在广告创意上发力。Super Bowl超级杯橄榄球赛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体育赛事,此间的广告投放也成为各大企业竞逐的赛事,这一广告排名角逐比赛由USA Today承办,1989年至今已有二十多届,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的第21届,第一次由两个被媒体称为"two nobodies from nowhere"(无名小卒)的兄弟俩击败所有专业广告公司拿下第一,并获得100万美元奖金。高手就在民间,因为民间的消费者更了解自己以及需求。

★ 一个成功的 prosumer 品牌传播案例:2003年雅虎冲击中文搜索,总投资近亿邀陈凯歌、冯小刚、张纪中三大导演打造“雅虎搜星”广告片。百度梁冬仅几十万搞定唐伯虎智斗老外的小短片“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并且传播渠道零花费:互联网上病毒般爆炸式口口相传,每个用户都成为传播途径,轻而易举打败外资搜索雅虎搜星和google。再次证明花大价钱请大腕导演、大腕代言、大广告公司未必是成功营销的保障。Prosumer营销运用得好的话,尤其是亚洲企业,何必去伦敦纽约商业中心或央视黄金时间花天价做发布会、广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