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IT演变的四个时代——“适”主沉浮

标签:
魏延政云计算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搜索推荐it |
分类: 也谈IT |
IT世界的第一个时代,是PC软件为王的时代,微软顺应了个人电脑为个人干点事情的突破需求,用软件把机器变成了能做事情的东西。与之操作系统软件应运而生的还有应用软件,Oracle、SAP等等,但这些软件都只是指令的堆叠。真正让软件有了灵魂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人们常说的“do you Booch?”这个Booch创造的UML,也就是代表着面向对象的概念让软件变得不再繁杂,而是变得简单,变得只要你认字就能编程序;另一个东西,Agent,它让程序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从而软件有了人工智能,不再是指令的堆叠,而是自己知道应该为主人主动去做些什么。在我刚接触这个概念的时候,也就是2001年,有部电影《骇客帝国》(Matrix)把agent这个概念诠释得活灵活现。至此,“PC为王”或者说“软件为王”的这个时代也就达到了巅峰时刻。而在这一波潮流中,从市场影响力来说,微软是当之无愧的代表。
http://s5/middle/489bcf07g9a490563d734&690
当人们不再满足于一个电脑能为我所用的时候,本来用于军事上decentralized分散式系统的网络应运而生,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和商业中。网络把PC连结在一起,使得信息无处不在。Yahoo完成了最初的信息堆叠(区别于第一个时代的指令堆叠),造就了第一个门户,让人们对网络信息趋之若鹜,“信息为王”的时代到来了!而与之俱来的,也伴随着洪水猛兽般的问题,那就是信息爆炸。成也萧何败萧何,Yahoo最终在IT的第二个时代末了,把门户也变成了IT世界里的过去时。用概率、爬虫、需求等必要手段完成了meaningful、reasonable、rational的信息检索和过滤,让人们从简单的信息堆叠和茫然的信息爆炸中解脱出来。Google之于Yahoo,就像面向对象程序语言之于结构化程序语言,互联网需要的也是化繁为简!所谓成功的商业模式都是简单的!Google之于IT世界的第二个时代,即网络为王时代,无疑是最具革命性的。诚然,唯Google一家难以唱满互联网这出大戏。Google是个好工具,人们最终需要的是娱乐、消费、交友、即时通信,于是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在线视频等等也在IT世界的第二个时代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http://s8/middle/489bcf07g9a49079e9817&690
随着娱乐、消费、socialization(社交)的进一步深入人心,我们走进了IT世界的第三个时代,那不再是“我能在网络里找到点什么?”,而是虚拟网络和现实生活合二为一的“社交为王”的时代,或者用“人网合一”来形容这第三个时代比“社交为王”更加贴切些。早在01年我博士开题研究信息检索技术的时候,我自己将信息搜索分为三个时代,即Yahoo代表的关键字建索引(key-word
indexing)时代、Google代表的被链接概率的权重(weighted
filtering)时代、未来的真人参与到网络中的建立在互信并有共同偏好的推荐(collaborative
recommendation)时代。这第三个搜索时代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有真人的参与!网络里不再是信息本身,而是真人!网络的虚拟和现实社会逐步难于分解为两个世界。当初我这样划分信息搜索技术,如今看来,有点狭隘了,这样划分实际上是整个IT世界的第三个时代。这个时代的最初标志是web2.0,现在已经不再是热门词了,但本质就是真人以真实身份在互联网的参与。于是有了博客、有了facebook,还有了twitter(微博)。当微博还未在中国盛行的09年6月,我写了篇“Twitter:‘推客’大锅炒,在中国能赚钱吗?”,预示者微博必然会引导大众潮流,因为博客顺应的是更专注于某些方面的专业小众市场,而微博是老少皆宜的大众市场,必然在IT世界里有一席重要地位。这个时代的领军人物不言而喻是Facebook。Facebook顺应了人网合一的潮流,网络不再虚拟,而是完成了人们现实中的很多(虽然不能是全部)socialization,包括共同或相似的消费、娱乐、交友等等。人们可以互相推荐更好的商品、信息、朋友给好友,比Google搜出来几个干巴巴网页的更加可靠(谁知道上面说的是真是假)。商业意义上,某种程度上说,商家更愿意进入同样也可以作为媒体的Facebook平台,比Google上的广告更有的放矢。正如扎克伯格这个蛮小子自己曾说过的,用户的信息为什么不可以卖给商家?虽然这话有违商业道德,但其商业价值不言而喻。Facebook的成功也枪毙了许多为之铺路的先烈,例如微软的MSN,原本MSN是社交网络的先导,但有了更加贴切现实的Facebook,MSN曾强大一时的live
space没了空间,就连MSN Messenger作为即时通信的功能在Skype的商业成功面前也走到了穷途末路。
Facebook如此强大,连当今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成了其中的潮人,Facebook会灭掉Google吗?目前有太多把Facebook过于神话的论断,刚才在飞机上看IT经理世界杂志,有篇论断“不要再谈谷歌了,未来将是Facebook的!”这样说未免武断,难道有了大米就永远不吃白面?他们虽分别是不同时代的领军者,但分属不同的领域:搜索作为信息获取的一个基本工具将长期存在,这与网络社交的人网合一并不冲突,没有根本的谁吃掉谁的竞争关系。互联网、生活、娱乐、消费是多样化的,虽然Facebook禁止Google爬虫进入它的领地,Google确实在媒体广告上失去一些商机,但不是任何一个ISP或ICP(网络服务或内容提供商)都有能力做到Facebook一样强大而不需要Google这样的媒体作为对外的媒体窗口。同样的例子在中国也有,电子商务老大淘宝、阿里巴巴也成功的把百度圈在了墙外,但并不意味着,百度在电子商务上做不到老大就要关门。网络和生活都是多样化的,有了当今如火如荼的微博,是不是博客就寿终正寝了呢?也不是,按照“长尾理论”,将来架构在云平台上,博客可以成为一个或大或小的物件,只要有那么几个人用,它就可以长期生存下去。而且,我断言,博客将来仍然是一朵不小的云,或者以其它形式诸如社交平台里的某种服务的形式,长期存在。那么,有了Facebook就不要再谈谷歌了,就如同一个北京人去过西山八大处和北海公园就说北京有山有水,不用遍游世界了。
什么是“适”主沉浮?应对潮流,顺者昌、逆者亡。Yahoo不思变最终把“门户”变成了过去时,新浪适时调整战略,抓住第三波潮流,率先在微博上拔得头筹,虽比国内的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无论在traffic还是revenue上都远远落后,但在纳斯达克的股指上从2010年7月的35美元翻番到年底的75.62美元。相对Yahoo,新浪适时完成门户到互联网平台的蜕变,也顺利保持着IT世界第三个时代的中国第一阵营。
http://s8/middle/489bcf07g9a490895bd27&690
第四个时代谁主沉浮?这依然要看未来的需求是什么?很多人预言,未来的几年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交汇的年代。没错,这些都是潮流所趋。微软为代表的第一个时代完成了软件变铁盒为智能的使命,Google为代表的第二个时代完成了人们向互联网索取信息的使命,Facebook为代表的第三个时代完成了人网合一的虚拟变现实的使命。下一个时代,现在已经有很多需求摆在面前,那就是整合所有这些工具为盈利手段。未及下一个时代到来的今天,很多概念已经为我们指出了方向,SaaS、PaaS、IaaS,终归起来,那是云计算发展的起始到必经之路的方向和使命。2011年第一期《IT经理世界》封面总结的2011年我们最需要的四个东西: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电子商务,这四个概念不在同一层次,第一个包括了后三个。移动互联网是无处不在的管道是平台的一部分,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都是service。广义的理解,云计算包括云、管、端三个部分,即,集service
& content &
platform为一体的云服务和云平台,电信运营商加设备制造商提供的网络管道,手机、电脑等终端。价值链的最上游不在于云管端这三个字的次序,而在于谁抓住了用户。所以,谁能围绕用户,把云服务在距离用户最近的终端上固化的最好,谁就是价值链的最上游。当然,service、content、platform有先天优势,比如Google的Android开发service平台、腾讯的游戏/IM/社交功能、亚马逊/淘宝/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微软的全球10个战略数据中心,这些都是先天优势。这些仅代表了云世界里的一类用户,即面对个人用户的公有云;另外一大朵云,是面对企业用户的私有云。在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完成了企业的通信需求、IT者们完成了企业信息管理需求之后,私有云在平台、信息和服务的整合上将迎来下一轮鏖战!谁占得先机还难说。任何一个时代的王者都往往是后来者更好的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之后,踩着先烈的足迹完成超越的,就像Windows超越了Unix赢得了大众,Object-Oriented超越了structural
programming,Google超越了Yahoo。Facebook和Google分属不同领域,但谁来超越Facebook?
IT经过三个时代的发展,技术已经不再那么重要,而第四个时代将是“用户为王”的时代。这个时代谁主沉浮,我们拭目以待!(图文/魏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