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

(2009-11-08 13:31:16)
标签:

广顺园主摄影

立冬

老北京民俗

糖葫芦

吹糖人

旅游

分类: 城市文化(北京胡同风情)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老北京胡同风情之四十二》 

    【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摄影:广顺园主  地点:后海烟袋斜街   时间:09年11月07日

      周六是立冬,应邀参加了 中国摄影师联盟 圈组织的探访名人故居的专题拍摄活动。愉快的与联盟圈在京的所有管理人员见了面。由于活动地处后海地区,抽空随手抓拍了这组《冰糖葫芦与吹糖人儿》。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1

说起冰糖葫芦它是老北京最有特色的一种食品。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甚至可能代表某种朴素安祥而又不乏历史感的市井生活。林语堂在一部回忆清末民初北京历史文化的专著里,也未能忽略它的存在,仿佛信笔提及:“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会听到小贩们叫卖甘美圆润的冻柿子的吆喝声,还有孩子们喜欢吃的冰糖葫芦,裹着糖的小果,五六个串成一串,染上红色招徕顾客……”虽然此著作是在海外写的可见冰糖葫芦的造型,已深深镶嵌进他的记忆里了。冰糖葫芦,仿佛也构成一位读书人对老北京城的回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2

    提起冰糖葫芦的它的来由久远,这还与南宋的宋光宗皇帝有关联呢。

    宋光宗,名赵停(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公元11对年,孝宗立他为皇太子,任临安府尹。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内禅而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绍熙"。

    那是绍熙年间,赵停最宠爱的黄贵妃有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谁淬,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植)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3

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原来,山植的药用功效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自古为消食积之要药,尤长于消肉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积住了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煮老鸡硬肉,入山植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

    今人研究证明,山植还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因此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山植食品也花样翻新,品种繁多。但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直至今日仍是受人们喜爱的吃食。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4

说起吹糖人儿的出处可能有点玄乎,据说吹糖人儿祖师爷是刘伯温。传说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
  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有小鸡小狗什么的,煞是可爱,小孩子争先购买。在路上,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吹糖人儿,刘伯温一一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现在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5

很多手艺人都是既吹糖人又画糖人的。与吹糖人相比,画糖人要简单一些,先用油毡子在大理石板上轻轻蹭一下,一把很精致的小铜勺舀上少许糖稀,微微倾斜着糖稀就缓缓流出,紧接着手往上一提就成了一条糖线,随着手腕的上下左右地翻飞,一个个或人物或动物或花卉就出现在大理石板上,待得凉了定型,用糖稀在糖人身上点两个点,把竹签朝上一贴就拿起来了,再往草把子上一插大功告成。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6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7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8

早年间,做这种生计的人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集市庙会更是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担子的一头是一个小柜子,床头柜般大小,两边钉有一个长方形的木框,框中间的铜环上拴着根短绳头,用来穿扁担。柜面上放一个圆木盘,上面画着宽窄不等的由圆心向外呈辐射形的格子,里边写着“葫芦”、“大公鸡”、“关公”和“猴子”等等。木盘中心有一个固定在线轴里的转杆,长度比木盘的直径要短一点,转杆的顶头垂着一根小针,转杆停止转动时,小针指着哪个格子,就得哪个奖,奖品越大格子就越窄,命中的几率就越低,最大的格子就四个字:糖豆两颗,那糖豆比围棋子儿还要小。圆木盘底下有个抽屉,拉出来是一块大理石板,用来画糖人的。柜子右上角有个洞用来插草把子,不管吹还是画的糖人都插在上边。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9

“拨浪鼓儿风车转,琉璃咯嘣吹糖人儿”,每当看起晶莹剔透的糖人儿,总是会唤起尘封已久的童年记忆,那一份淡忘已久的欢乐与惊喜。

 

 

                                             《老北京胡同里的系列故事》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崇文区最后一片胡同】          【胡同里的理发泰斗·靖大爷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胡同奇人许国兴】              【 旗人文化·北京顽主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北京胡同的故事】                 【雨中的小巷】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 <wbr>城·民俗·糖葫芦与吹糖人 <wbr>】  
                       【 胡同里的三元理发店             【秋雨中的前门老胡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