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iddle/489a1110g8b5a361e3c8c&690定慧双修" TITLE="普贤十愿 定慧双修" />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FA轮;
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
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
近日在拜读南老的《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初看题目似乎是佛教的基本教科书籍,但从目录看去却是实实在在的度化众生的方便法门:对于《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细致解读及教授,再通读全文顿时对于南怀瑾老先生的良苦用心及对其恒顺众生的宽广胸怀颇感叹服及顶礼。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原是唐代般若译的《华严经》四下卷中的最后一卷,因其文理俱优,切于日用,译后不久,便函独成一经,广为流传。经中主要讲述了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佛教寺院中每日引磬唱诵的《普贤菩萨十大愿》即源于此。
记得初识师傅时,当日即布置功课:每日抄写《普贤行愿品》。然当时拿到经文却未领会和了解其意也就草草作罢了,今拜读南老大作后对于其对于修行和精进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终于理解当年本焕老和尚为何“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尤其是现留存于世的《普贤行愿品》的浩大功德了。
发愿是修行的法门,而更是成就普贤的前提,也是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的基础。所以“心念一动,震动十方”,心念和发心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成就善业的源泉,如果能够凡事以普贤的慈悲愿力为做人行事的根本原则,定能定慧双修,功德达成。
http://s7/middle/489a1110g8b5a395de2c6&690定慧双修" TITLE="普贤十愿 定慧双修" />
二O一O年七月十四日
于 海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