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创新经验谈

(2007-07-18 23:27:13)
标签:

互联网

创新

分类: IT观察
     下午应邀去建国宾馆参加2007互联网创新高峰论坛。上海今天热得够呛,室外气温高达37度,冒着如此炎热的天气去参加论坛主要是想听听互联网精英们的新观点,顺便认识新朋友,会会老朋友(不用事先约好,总能在这样的场合碰上些熟人,IT圈子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台上大部分嘉宾都抱着务实认真的态度,以开放的心态跟与会者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和商业模式,而且有些观点的确能带来些启发。
篱笆网COO徐湘涛:
    篱笆网只有100万会员,却产生了几亿营业额和几千万的利润,我们比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活得好,因为我们考虑清楚了在为谁服务,并对用户作了有效取舍,使得篱笆网兼备人气和财气。
    篱笆网是交流如何花钱的社区,是给消费者相互交流的场所。我们的所有栏目都和生活消费相关,其他如上传图片之类非相关内容通过分流解决,而只关注在房产、装修、婚庆、婴幼儿、理财等用户花钱的事情上。比如美食栏目,我们不讲介绍你去哪里哪里有好吃的,而是把目光盯在让那些家庭主妇交流在家怎么做菜好吃上面,而直接带来的影响是有些线下商店里的产品比如某些做菜原料因为栏目里会员的介绍而很快销售一空。
    对网站来说,人气是手段而非目的。
    我们制定策略时会先问以下几个问题:这事能赚钱吗?这事以后能赚钱吗?做了这事会不会产生负面作用?
    让商家花钱进入到论坛炒作对网站短期收入有利,但对长期不利,因为商家炒作肯定会让贴子有马甲、广告等色彩。我们要做到的是信息相对真实的纯会员社区,甚至我们打出“商家不得入内”的口号。
    在下午的嘉宾演讲中,徐湘涛的演讲给我印象最深。除了他提到更加务实的经营风格、准备定位和独特的商业模式外,作为一名普通用户,对这个网站的栏目内容和强大的用户吸引力也有深刻的印象。之前已经不止一个人向我推荐过这个网站,包括我太太。她是个非常忠实的篱笆会员,没事就在篱笆论坛上逛,说里面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有很多可爱的人,家长里短的,不清楚都可以在上面找到答案。看起来篱笆网是个用户互动性和忠诚度很高的网站,因为论坛内容都是跟老百姓生活消费密切相关,是个关注老百姓家庭生活消费的电子商务门户:关注民生,关注身边事,找到足够做大的市场,做百姓生活向导和顾问,并善于引导消费――这样的定位能给这家网站的成功增添砝码。
PPStream总裁徐伟峰:
    在我看来,ppstream在P2P网络流媒体上就做着简单的四件事:拆包、发包、收包、组包。
    互联网视频包括了四个角色:内容、用户、技术、营收来源。我觉得做好了其中1~2个角色就算成功了。
    互联网的未来是整合服务,用户关心的是全面性的服务。
51.com总裁助理黄彦达:
    51.com是完全的2.0导向的SNS网站。
    SNS等于新媒体,重点是用户互动,用户交互量大,SNS是一种新型的参与式媒体。
    我们和新浪的区别是:新浪以内容为主的单向浏览模式,根本上是用内容吸引用户前来及参与,而51是以人为主的交互社区模式,从人本身交友和相互了解等需求出发来设计。新浪的广告是给读者看的,是大众广告投放;51的广告是给作者和会员看的,更适合定向广告投放。
    51的传播模式:一是精准投放;二是人际传播。
    Web2.0的真实意义是丢弃内容出版,技术挑战是海量用户互动,营销重点是人际传播威力。
 
PS:湘涛说篱笆网近期已从番禺路搬到漕河泾了,原来的办公室不够用,新搬的办公场所宽敞得多,邀我有空去他公司新办公室做客。公司在不断发展,这是好事情,在这里也恭喜湘涛和篱笆网,相信他们会越走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