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有感
(2011-06-19 23:28:31)
标签:
杂谈 |
昨天就给父亲电话,提前祝他父亲节快乐,同时也给两个兄弟电话,祝他们父亲节快乐。
母亲接的电话,母亲在电话里表扬,父亲帮忙她做家务。我忙赞美母亲的赞美,鼓励母亲多多表扬父亲。电话转移到父亲手里时,我还在教唆母亲如何赞美父亲,让他多多参加体力劳动,把家务劳动布置得多多的给他。
父亲听见了,假装没有听见,大声在电话那头说母亲:她比年轻时还能干,能够吃得好睡觉好,找出很多事情来做,她有做不完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家的风格,我提倡的家风,互相唱赞美诗,搞得大家都乐于做家务,家里永远漂亮。
母亲的美食,我们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也都喜欢赞美。结果是,母亲不但爱做美食,还发明了各种各样种菜的方法,在北京,在家里的高楼或小院,一律有母亲的五彩种植园,小如小花园,大如小屋顶,一年四季有母亲亲手种的有机蔬菜,是我们家对朋友特别有吸引力之处。
我离京赴澳之前,与好朋友刘兵见面,我妈妈送刘教授一堆蔬菜。刘兵一家是环保主义者,我想,他太太和女儿一定很高兴我妈妈让他带回去的礼物。但我妈妈又嘟哝,说不知他是不是回家路上就扔掉了呢,又不是珠宝。
上月研究生们毕业答辩我回北京,赶巧Kay也从澳大利亚来到北京,我忙而无法陪同她去更好地方,就请她到家里看母亲种的菜,和父亲写的书法。果然她觉得新鲜有趣,得了我父亲的书法之后,还和我母亲一起吃了我母亲做的菜饼,只会说谢谢两字中文的Kay,拍拍她可爱的肚子,大笑着用手语和我母亲交流好吃的菜饼,又把菜地如花园拍下来。
我小弟的同学,我们家往昔老家的朋友,都常常来家里吃我妈妈的美食,主要是吃妈妈亲手种的菜,妈妈做自己种的菜,也总是特别鲜美可口。
大兄弟立强忙于事业,大侄子小王子在北京上学。每到周末小王子就回家,吃奶奶种的菜。英俊的小王子有一种孩子气的纯真,永远是奶奶的小孙子的样子,会讨得奶奶给他最多的夹菜,还要保证他喜欢的、新鲜的菜里有辣椒。我是不吃辣的,小侄女佳佳也不能吃辣,母亲给我和小佳佳夹的菜就绝对没有辣味。我真正佩服我母亲,在几代人几种口味之间,能够让人人满口生香。
为了在少水的北京保证家里的菜天天喝到水,浇水的工作就交给了爸爸。这就是爸爸得到表扬的理由。
妈妈向以色列最先进浇水技术学习,为爸爸备了一只滴灌设备。刚买回家的那天,爸爸取了就用,平时用惯了大力气,不料滴灌头一下就被爸爸拧落在地,管道里的水不是成滴,而是如柱向空中射击。爸爸大叫妈妈帮忙。妈妈打了一把伞挡驾雨柱,才把滴灌头重新装好。之后便是考验没有耐心的爸爸的耐心了,每天得滴滴去浇灌,把劳动当成享受。
我常常想,父亲其实也像母亲的孩子,但他还是我们成功的父亲。不影响他成为成功的父亲的原因,也是他的孩子气,他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关照。但他像孩子一样懂得学习,愿意得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比如他担心身体,我带他去体检,他会很好配合,还会主动向我谈及他的健康情况。有一点点不舒服,他都会像孩子一样嚷嚷,全家人就会为他出主意,特别关心他,他很快调整好了,让大家为他高兴。
而他和母亲争吵,多半也是孩子一样,比如他负责家里的早餐,总是买回来太多,面包或者饼或者花卷,他的估计总是以他的食量来计算,结果总是午餐还得分担早餐的多余。妈妈总是批评,爸爸依然故我。这种小事情,我对母亲说,还不如用赞美诗,这样他可能边同中餐一起计算,就不会出错了。母亲于是笑。
小弟弟为了让父亲坚持书法,也像哄孩子一样哄爸爸。最初总是以纸张的数量来表扬,后来有朋友来索字了,就得写越少越好。爸爸像小孩子一样抵赖,说,只给外国朋友,中国人一个都不给。于是,弟弟也和妈妈一样,对爸爸采用了先进工具,为他购买了水纸,即反复写书法的一张纸。这样,爸爸每天写,却不能知道自己写了多少张纸了,他的锻炼量达到了,却不能骄傲自满了。
父亲节对父亲说赞美诗,赞美他们是孩子,多一点温情脉脉,多一点接受女人和孩子劝告的纯真之心,这样父亲会更加健康长寿。
如果是母亲节呢?我总是夸奖我母亲的智慧。
祝福天下父亲母亲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