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体的雕塑之美

(2008-07-25 09:49:24)
标签:

杂谈

身体的雕塑之美

 

 

 

接受《美术同盟》采访,讨论本次双年展上李象群教授的《堆云 堆雪》雕塑。整个雕塑事件网上已有,我决定另放一张有趣的雕塑,表达我对当代雕塑的喜欢和信心。这是典典和陈怡与《击鼓的猫》(林剑峰雕塑)在一起。洁白的玻璃钢突现了充满情调的动物,而欲与人共嬉的裸体动物有着人的顽皮和快乐。真的,中国的雕塑艺术在走向成熟和迷人。

 

开放三十年,雕塑界以经历三次“遮羞布”事件为标志,身体语言终于在艰难中找到了越来越自由的表达。

之一已经非常遥远,那时北京的地铁才开通,壁画《泼水节》的母亲半裸了身体,本来泼水节的时候人们就是半裸或全裸的,但对于封闭已久的审美而言,大逆不道就是当时的主要反应,公共空间里的母亲,不得不盖上遮羞布。此时的表达,限于人人熟悉的母亲的身体,然而即使以母亲的尊严,自由也非常困难。中国人对于身体的表情几乎是集体失语的。

之二是不太久的前年,经由母亲身体的开辟,多年来人们对于身体书写渐渐习惯,身体的美,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同。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当广州美院有人雕塑了已故著名作家王小波的裸体时,公开展示竟然成为了问题。一种根深的观点认为裸体有辱英雄——好像只有严肃的服装才能传达庄严的情感,最终人们没能够有幸欣赏到裸体《王小波》——而王小波在他的小说中,最喜欢也最擅长的,正是裸体叙事。对于热爱自由的王小波来说,其实裸体雕像也许最符合他的理想呢。

这次双年展上的《堆云 堆雪》是半裸的清代女子坐像,有人从她的高贵头饰和金质披衣猜想或者认定她是慈禧,由慈禧又有人认为这太过份或者甚至于是羞辱满族人民。这种与雕塑语言不沾边的解读方式,引发了网上纷纷议论。

用身体表达思想,是源于希腊文明的雕塑的传统语言,不同身体姿态呈现出人的不同处境和历史状态。而对于身体姿态的不同观看立场,也体现出观看者的不同处境和状态。由最初不能接受母亲裸体,到对于已故名人裸体的禁忌,再到对积淀深厚的历史人物裸体的争论,中国雕塑界对于身体语言的探索是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触及审美的深层问题。

我推荐林剑峰的动物裸体雕塑,是因为他的表达是一个有趣的开拓——回避了政治和历史的禁忌区,让人们看到了自然,这种自然让雕塑家和观众都放松了,也解放了。

放松和解放,便是雕塑语言的成熟和迷人之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