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曾经应《时尚》杂志之邀,为女性推荐两部必看的电影。考虑到阅读《时尚》的女性读者多为年轻的白领,我当时推荐了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侯咏的《茉莉花开》。前者对年轻女性盲目浪漫的爱情有最好的表达,提醒爱情的后果是生命承担。据说前者的电影广告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表述,一种说“男人的一夜是女人的一生”,另一种说“爱是女人自己的事情”。这是显然不同立场来看电影中为爱情付出生命代价的女人。我想每一位女性观众自己可以从中看到奥妙,并由此有所悟出,是否值得为爱牺牲?而牺牲又是否是爱?徐静蕾是一位高明的控诉家,用女主人公深沉热烈的死和死后的不沉默,来控诉无爱的世界和无承担的社会。后者是男导演侯咏的力作,他试图用女性主义立场来看待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承担,主要是性生活后果的承担,其中著名的台词是“女人总是要生孩子的!”而这部电影经典的镜头也是由章子怡演出的花独自一个人在大雨中生孩子的过程。生育抚养的艰难是这部电影感人的所在,也是这部电影最后想表达女性的力量所在。我的好朋友沈睿在美国在她授课的大学主持电影节时曾放映这部电影,美国学生却不理解中国女性承担生孩子这件事为什么这么难。可见物质条件的限制也是女性生育之痛的重要原因。基于这两部电影都是讲述青春女性与男性发生关系之后的故事,讲述的都是最坏的故事,而我的思维总是先考虑最坏的事情我们怎么办,如果女性们可以面对最坏的事情,也就什么都可以面对了,这就是我的推荐理由。自然,许多我的学生们都看了这两部电影,也果然有许多的共鸣和感慨。
于是就有男生们问及,老师是否只关心女性?男性必看的电影有吗?尽管这个世界大量的电影是男性中心的,却并不见得是关心男性的。男性中心的许多故事,总在讲述男人们的业绩和能力,包括爱情的能力,也包括战斗和阴谋的能力,却很少讲述男人们的无助、需要、和恐惧。最新如李安的《断臂山》《色戒》,虽已涉及男人的需要和恐惧,却仍要相信男人的万能,在情爱面前也仍然是失爱而后,有更冷的生存力量。好像男人是不怕生育的,男人又是不怕死亡的。可是,如果既不承担生育又不敬畏死亡,现实的功利就成为唯一快乐所在,这快乐又真正是生命的快乐吗?
才发现,应该向男性推荐两部必看的电影。一部是成龙的《宝贝计划》,一部是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前者用喜剧形式讲述了底层男性为生存而挣扎,在偷窃了富人家的婴儿之后,在转手中不得不照料婴儿的过程,受到纯洁婴儿的感染和良知唤醒,获得人性开发,成为“爸爸”“妈妈”,体验了喂养与成长,体验了生命与爱的故事。后者则讲述了日中两位男人分别寻找自己的儿子,与自己的儿子获得对话沟通,经历无数艰辛而终于放弃生活面具,获得生命快乐的故事。这两部电影避开了大业和功利,也避开了爱情,只讲男人们自己的生命体验,很底线,也合适我对于男性们的关怀:只关怀你自己,看看你自己最真实的生活和生命状态。希望男性们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