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感人的记实散文《目送》
(2012-05-07 17:27:31)
标签:
校考淄博济南潍坊北京情感 |
分类: 情感随笔 |
目 送
宋晨溪
为期八个月的北京美术培训已经结束,同学们各自踏上了各个学校的校考之路。春节刚过没几天,在父亲的陪伴下,我们奔波于济南、潍坊、淄博、北京的校考路上……。
父亲前前后后陪我跑了七八个学校考点。期间因为太过劳累,我们父女俩一起在医院挂起的吊瓶。爸爸很不容易,为我考学操碎了心。
终于只剩下北京四所学校了。我暂时住在北京美术培训学校的宿舍里,等待考试的到来。因为还有一段时间,所以父亲打算先回家去。
北京的夜景很美,只是因为爸爸今晚就要离开而显得美的有些孤单。
风轻轻地吹着,沿路街道灯火通明,我们打算找一家餐馆吃晚餐,最后选了一家名叫“家常菜”的饭店。
我点了最爱吃的土豆丝,爸爸又要了一份西红柿炒鸡蛋、一瓶啤酒和两碗米饭。这顿晚餐我吃的有些难过。爸爸嘱咐了我许多话,他说:自己一个人住宿舍晚上一定把门锁好,吃饭一定在学校餐厅吃,外面小摊不卫生,平时没事多去画室练练画……。我不敢抬头看爸爸的眼睛,那么多朴实、关心的言语,让我哽咽。我只能不停地往口中塞饭,并点着头应着。
爸爸喝着啤酒,突然沉默了。我抬头一看,他的一碗米饭还颗粒未动。我轻轻对爸爸说:“爸,饭凉了,怎么没吃呢?”他看了看我说:“吃,我这就吃。”说完,他也大口大口吃起来。已经吃完饭的我沉默着,看着父亲吃饭的样子,我突然感到心疼。这个为了我和家庭操劳大半辈子的男人,头发已经花白了。我渐渐忍不住,眼泪一滴滴偷偷掉下。我哽咽着说:“爸爸,可不可以不走?”我明白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多住一天就要多花好几百块钱,只是我还是要任性一次问了一句。父亲也红了眼,说:“我不走怎么能行,还有那么多天你才考试,我还会来的,你好好照顾自己。”
出了饭店,回宿舍的路上,爸爸不停地问我生活费够不够,一直往我手中塞钱。我连忙说:“不用,不用,真的够了。”
爸爸拉着行李箱走了。他不让我送他,说外面风大,冷。可我还是忍不住下了楼。
目送,其实是最心酸的一种离别,心还疼着。那个不惑之年的男人,在风中的渐行渐远的身影被黑夜渐渐埋没了。
我回宿舍后便放声大哭,把所有的不舍和想念都痛快地发泄出来。
爸爸,我爱你!
家长后记:
“五一”前,在济南补习文化的女儿回家来,与我聊起在学校的一些事。说,期间老师布置一篇《目送》的作文,她便写我去北京陪她考试的情景,于是与同学聊起了那段陪考的感受。她边聊边写,等写完了,她与同学已是泪流满面。作文交上去后,老师阅后没有打分,而是写了一句批语:如果是你自己写的,请拿着作文告诉我。
女儿拿着作文找到老师,向老师讲明是自己的真实感觉所写,没有一句抄袭。老师随即给女儿打了53分(满分60分)。
之后,女儿的同学争相传看,有的拿去复印当作范文留存,看后的同学个个都是两眼泪水。
“五一”节后,女儿把她写的《目送》作文带了回来。我逐字逐句的读完后,两眼已被泪水模糊了。
之后,我想把这篇作文打印出来留作纪念。第二天,我坐在电脑前打印时,生怕把女儿那份爱漏掉一丝。当我打印到“目送,其实是最心酸的一种离别,心还疼着。那个不惑之年的男人,在风中的渐行渐远的身影被黑夜渐渐埋没了”,“我回宿舍后便放声大哭,把所有的不舍和想念都痛快地发泄出来”时,泪水再一次止不住的往下流。
是啊,女儿长大了。女儿不仅写出了父亲对她的疼爱,也写出了她对父亲的关爱。
在这里,衷心祝愿女儿金榜题名,考取自己如愿的大学。
龙 哥 写于2012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