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恩父母 用心读书

(2006-03-26 12:16:36)
分类: 情感随笔
   
  《感动中学生的100个故事》这本书,是我从上海文艺出版社邮购的,在2003年6月1日儿童节这一天送给女儿海南的一件礼物。之所以买一本书送给女儿海南,是因为海南自小特别喜欢读书,而且我也寄希望她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她从小养成懂礼貌、讲道德、有修养的好习惯,有一个做人的好品格,做一个有善良爱心的好孩子。这些除了老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培养教育外,更多的还要从书本上汲取这方面的营养。对中小学生来讲,《感动中学生的100个故事》,无疑就是这方面的营养丰富的大餐。这本书买回来后,女儿海南爱不释手,一有时间便细心读来,闲暇之余,我也随手翻翻,里面的故事也让我为之感动。
  特别是在第一部分“慈爱天空”的17篇文章里,无论讲母爱,还是说慈父,读后感到像是我父母的缩影,使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的回忆。
  我是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农民家庭里,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姊妹五人,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那时候,家中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一般是靠挣工分等到年底分红,可平时的花销就是靠借,等到年底还上账后,也就剩不下几个钱。虽然那时上学花不了多少钱,但平日里的吃饭穿衣还是花费不少的,尤其是过春节时,父母为了让我们能穿上新衣服,想尽了办法,父亲就把平时喂养的一头猪杀掉,除留下一点肉和猪下水解解馋外,卖掉猪肉换回来的钱也就勉强过个年。平日里母亲靠她结婚时姥爷打发给她的一架上海产的“蜜蜂”牌缝纫机做些小活,挣点小钱。记得母亲经常用粗“洋布”做一种农村老年人喜欢穿的粗布袜子,拿到集市上去卖,除去本钱,一双能挣2毛钱,有时挣1毛钱也卖。那时候我也懂事了,有空时,母亲便让我学着蹬缝纫机,慢慢地我也学会了跑直线,后来就帮着母亲轧袜底。那时赶集都是步行,母亲都是早早的起床,有时要走10多公里的路程,一天下来,也就挣二、三元钱,那已是很不错的了。
  到我上高中的时候,两个姐姐都能帮家里干活,能够贴补家里了,家境条件稍好了一点,但母亲把考学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每天都是早早的起床给我做饭。特别是在冬天,母亲知道我喜欢吃面条,而且冬天吃面条又能生暖,所以,一到冬天,母亲便早早的起床给我煮面条。等到我考学的时候,由于我的过于自信,对试卷没有进行认真仔细地检查,以至于痛失了不该丢的分,与大学失之交臂。当时,总感觉对不住自己的父母亲,尤其是母亲对我的疼爱和期望。后来,我参军到部队考军校时,吸取了教训,对试卷再三检查,才没有重犯过去的错误。所以,在认真仔细方面,现在对女儿要求特别严,说的也特别多,也是担心女儿重犯我过去的错误。或许再过几年,女儿才能知道我的用心良苦。
  现在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不知比过去好多少倍,可现在的孩子已体会不到我们父辈们过去所吃的苦,也体会不到我们小时候生活的单调和清贫的滋味。今天的孩子穿衣吃饭不用愁,甚至有了零花钱,如果再不好好读书上学,就对不起有这么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也对不起教书育人的老师们,更对不起养育他们的父母。所以,让孩子们多读一些这方面的书,从中体会一下过去做父母的艰辛和不易,是大有教益的。
                       写于2005年5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