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年宏观调控第一枪

(2007-01-08 09:47:11)
分类: 本博热门文章

2007年宏观调控第一枪

 

2007年已经来到,新年伊始央行就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虽然被解读为针对资本市场的过热,但资金流动性的减少必然会影响到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房地产市场融资能力。而缺少资金的房地产业其资金链将进一步收紧,导致开发量的减少与开发进度的延缓。是否会如期望般出现开发商减价大甩卖的情况?我们不得而知。可以确定地是,大企业将有更多的兼并机会,2006年顺驰的经历今年或许会在很多房企上演,只是轰动效应无法比拟罢了。下面转载金融时报陈旭敏的文章《中国央行定调2007年宏观调控》 供大家参考。

 

国际收支继续巨额顺差、流动性继续泛滥、固定资产投资仍有反弹压力、商业银行放贷依然冲动,2006的中国宏观经济格局仍将会在2007年继续重演。至少中国央行就是这么认为。

 

否则,中国央行也不会在上周五先发制人:将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1500多亿。虽然经过一年多的狂轰滥炸后,准备金率上调、加上央行票据发行,中国央行的这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已经不再让市场意外。

 

但是,在2007年第一周,中国央行就出此重拳,这在中国货币政策史上倒是罕见,可以预见:延承2006年的紧缩基调,2007年的中国宏观经济仍是毫无悬念的一年,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仍将会狂轰滥炸。

 

毫无疑问,中国央行这次上调准备金率,主要是吸取去年教训,在商业银行大施拳脚前进行釜底抽薪,以此警示商业银行不要急于放贷,以防固定资产投资反弹。

 

历史经验表明,每年的每一季度,都是商业银行的放贷高峰,这在2006年尤其明显,仅在去年第一季度就完成全年新增贷款总量的一半,新增贷款额为历史最高水平,等各个宏观调控部门缓过神来,全年的任务差不多都已完成。

 

除未雨绸缪进行宏观调控外,流动性回收压力,也迫使央行动用这个工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到期央票就有9000千之多,加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顺差,央行回笼基础货币的压力可见一斑,如果央行不提前打量,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贷款投放,可能就会重蹈覆辙。

 

事实上,早在11月下旬以来,货币市场的风向标--七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就一路滑落,上周五收至1.4816%,而在去年11月下旬,就曾高达4%左右。

 

当然,还有一些新的因素,可能会影响到2007年的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尤其是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上涨的压力。目前粮价带动的食品价格,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存在很大变数,早在去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就提示,物价上升的风险大于下行的风险。此外,目前的中国股市在多方的逼空下涨势如虹,而房地产仍在泡沫中自斟自饮,这些都将成为影响2007年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

 

值得重视的是,虽然市场对准备金率上调已经产生了“免疫”能力,但是中国央行在春节前就动用准备金率,估计短期利率不可避免地上行,这对于央行后期的公开市场操作提出挑战,估计节前央行不可能继续在公开市场大规模地回笼货币。

 

即使如此,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的利率和收益率不可能再象以前那样剧烈波动,最多只会短期内象征性地波动一下,毕竟,在央行去年一年的调教下,存款准备金率这只“猛虎”已经变为“病猫”了。

 

是的,这只“猛虎”已经今不如昔了,即使今后每个季度,准备金率都将被上调一次,那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它现在只是一项配合公开市场的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近期拙作,请指教:

  1. 2007年住宅市场继续保持活力
  2. 警惕股市热钱汹涌回潮楼市
  3. 股市暴涨,房产市场谁受益
  4. 幅下降淡季不淡,北京房价走势难测
  5. 北京地产份量有多大
  6. 火箭老板投资北京房地产
  7. 预测房价的人是天才还是?
  8. 谁欠了北京8000万平方米住宅
  9. 房地产价格指数是怎样计算的?
  10. 长了“毛”的容积率
  11. 合作建房能否走上坦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