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设部“90平方米”困境是自己造成的

(2006-07-03 08:29:52)
分类: 宏观调控的话题
    国十五条中关于小户型的分水岭设在“套型建设面积90平方米”上。由于套型建筑面积这个指标对于大多数非建筑设计人员来说比较生疏,导致了大量的质疑声音。而各种不同的解释又让大家深陷迷雾之中。风闻建设部目前正在制订相关细则,也有消息称将将套型建筑面积再次详解为建筑面积。这就更加可笑了。也体现出了建设部目前面临的困境。
 
    之所以出现90平方米套型建筑面积,我认为是考虑了目前房地产项目设计过程中,以标准层为单位比较好计算。而销售意义上的建筑面积则需要按测绘标准计算分摊,对于建筑设计部门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另外,测绘部门一般只在施工图纸完成后才参与工作。所以在项目报批阶段无法提供准确的房屋分摊计算(而且由于大量公共设施用房尚未完成设计工作,可能发生调整)。
   
    由于套型建筑面积可能是比较容易衡量的标准,在实际规划审批过程中可以进行明确的界定,所以建设部选择了这个指标。而这个指标中隐含的阳台及标准层以外的公摊面积又给了调控政策一定的弹性空间。由此,造成了建设部系统目前的困境。
 
    我认为,建设部目前的困境可以说是自己造成的。因为在政策制订过程中,不能单纯考虑技术因素,也应该考虑公众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如果以易于衡量和管理为由,使用套内建筑面积指标同样能够达到目的,而且套内建筑面积指标是目前住宅销售过程中合同签约面积,可以在银行和税收环节上避免目前出现的很多争议和操作难题。
 
    一个国家主管部门的决策不能只考虑本系统内部的执行能力,也要考虑公众的理解力和相关部门的执法。否则,此类作法一再重复,只能不断的将自身推入困境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