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案例分析--北京的买房难

(2006-04-06 11:13:37)
分类: 房地产的话题
话题很沉重,先说一条好消息吧。从某杂志得知,物权法第四稿中有“住宅使用期限到期后不用申请,可以自动延续”之说。此条若立法,对业主和准业主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也解决了多年来房地产发展中的一个理论空白。
 
再聊聊今天北青网上一篇文章“买中低价房难倒京城白领”
以下是引用部分文章内容:
“从2005年年初至今,34岁的侯勇一直在看楼盘准备购房,但依然没有买到合适的房子。因为不断地看房、不断地“买不着房”,他和妻子为此越来越烦心。

  ■侯勇购房目标
    月收入近7500元,手中的存款有11万出头

  120平方米左右的三居室;东四环、五环以内;总价五六十万元;首付10万元;月供不超过3000元;交通便利,出行方便;有幼儿园、小学。

   四环沿线结论:中低价和中小户型房濒临绝迹

   五环沿线结论:中低价房将要消失

   2005年元旦,朝阳北路上的国美第一城开盘,5000元的均价,侯勇和妻子都去看过,但没有买,“当时中央开始对房地产调控,很多人都说房价要跌,就想等等。没想到2005年的3月,国美第一城推出二期的时候,价格上涨到了5300元,当时也曾经想去买了,但我老婆说,当时5000元/平方米的时候都没有买,现在5300元再去买就亏了,就这样一直看着国美第一城涨到了6000多元的均价。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明天第一城。位于堵车出名的立水桥的明天第一城虽然离我们俩工作单位都很远,但因为有轻轨和地铁5号线,我们就看中了。2005年10月22日以5200元/平方米均价开盘的时候,考虑周围环境太乱,我老婆说再等等,没想到一个月后涨到了5500元/平方米,再一等,到现在都涨到6000元了。”

  “回顾整个买房经历,我们几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房价越等越涨,越涨越不甘心买,越不甘心买,房价越涨。”最让他担心的是,2006年以来,很多房地产业内的朋友告诉他,从清河、马驹桥等几块土地的“天价”拍卖情况看,五环沿线曾经出现的中低价房如国美第一城将不会再有。”
 
上面这篇文章可能是很多北京年轻人对房价的真实体验吧。欢迎大家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
个人对文中的候先生很是同情。他买不到自己想要的房子是现实,而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不知道他想没想过。我认为至少有下列几条:
 
1 房价近两年、特别是去年出现了较快的上涨,与宏观调控给公众带来的预期相反,导致很多人决策失误;说明公众对于信息的了解和解读能力还是严重不足的。也没有什么机构和个人能够对立一个中立的、客观的公信力。这一点是社会问题,基本属于个人无法掌控的范畴。
 
2、候先生自己的消费标准是否有过高之嫌呢,在北京一套120平方米的新商品房对于一个三口之家,而且年收入不到10万元来说,标准高不高?
 
3、当你找到预期的房产时,无谓的等待是不对的,而且对于地产商销售前期低开高走、逐步拉升价位的习惯手法的不了解是一大失误。而本来看重配套、又因对于明天第一城周边环境不满而拖延,更是一个严重的失误。上述两点应算候先生自己的问题了。所谓理性消费,涉及房产这样的大宗消费,他的功课还要努力。
 
4、文章还提到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远郊项目的配套问题、近郊项目的户型偏大问题,这些问题有政府也有开发商的原因,说的很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