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有感而发 |
经济适用房的问题有:
位置远
总量少
房型大
购买者杂
后期无监管
由于各级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指导思想,是不可能将大量的优质土地资源用来开发经济适用房的。而只是提供一些比较差的土地。这些地块位置偏远,基础设施不全,导致普通老百姓购买这样的房子是省了房钱,加大了其他开销,而且还面临一大堆解决不了的问题。
总量少是由政府财力决定的,都建经济适用房了,政府收入会下来一大块,地方财政没钱了,政绩也就不好说了,官没了,自己就要去住经济适用房了。
房型的问题最好解决,只要规划部门把一下关就行了,只是多年来这一点为什么没有规定出来,也真让人费解。
购买者杂的事情不太好办,拆迁户也不见得都需要经济适用房,而很多所谓的有房户需要却没有资格。因此经济适用房的购买资格问题还真的要好好琢磨一下。这个问题目前无解。
至于后期出售问题,经济适用房理论上不能出租也不应该上市交易,但和上一个问题一样,难道真的要国家管起来?大市场、小政府,不可能政府包揽一切,因此还是要走市场化的道路。
经济适用房的后期管理如果由政府委托的公益组织来统一进行,对于购买者的真实情况和房屋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于真正需要出售的经济适用房使用专项资金收购后再出售给符合要求的申请者。这中间允许有一定的利润来保证交易中的费用和机构的正常运营。而经济适用房的使用者需要向这个机构支付少量的费用以维持其运营。这种非营利性质的机构国家再给予各种交易税费的免除,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或许还可以将社保基金等引入此类机构,负责对经济适用房的购买者发放贷款,以此获利。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可以减少社保资金的投资风险。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u/4832b09c010002k1
前一篇:周未了,代表们还在妄议房地产
后一篇:如果你俯身向下,应能发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