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永:异乡人在北京或技术发达时代的抒情

(2007-05-21 15:31:26)
标签:

一场雨

诗人

青瓦

遥控器

王永

北京

老巢

诗歌

分类: 人说老巢

   老巢的《没有遥控器帮我们关掉这一场雨》是一首精心之构。
  诗的第一节设置了两个地点:北京和江南。作为祖国“心脏”的北京,是诗人的居住地,而作为“外省”的江南,是诗人的故乡。北京,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直是重要的文化符码。在五、六十年代,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以及与之可以互换的“天安门”)是寄寓着民族复兴希望的新中国的象征,是凝聚着全国人民爱戴礼之情的伟大领袖的象征。我们耳熟能详的是这样真诚的歌唱:“在我们美妙的语言里,∕再没有什么比你的名字更加动听;∕在我们祖国的地图上,∕还有哪里能像你吸引着我们的心灵?∕在我们这里,把那些∕去过北京的人都叫做幸福的人”。(李季《致北京》)如今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有着“首善之区”显而易见的资源优势,吸引着众多的人――诗人、艺术家、大老板、小商贩、农民工――辞别家乡,踌躇满志地奔赴这个“中心”。这股持续的“淘金潮”也造就了众多的“北漂”,诗人就是其中一员。在诗人的《学习刘春好榜样》中,有这样的诗句:“他在北京买了房子∕接他父母来过年。我大他五岁∕我的父母还没来过北京”。在这看似平淡的句子里蕴含着一个在京城的异乡人的难言的辛酸。
  让我们重新回到这首诗。“北京又在下雨。黑了天∕一付江南的嘴脸。没了白墙青瓦”,这是写身在北京的诗人在雨天想到故乡江南。应该是多雨的天气,与江南相似吧,于是诗人说“一付江南的嘴脸”,这里,“嘴脸”一词是在原始意义上的运用,并无贬义。然而,这终归不是诗人的故乡,因为“没了白墙青瓦”――白墙青瓦是江南民居典型的特征。
  或许,雨天这样的天气最易惹起故园之思吧,于是我们接下去看到这样的句子:“雨,携带病情,活过来的细菌∕从门窗,一些缝,甚至空调风里∕打湿床,灯,和盗版盘”。这里的“病情、活过来的细菌”非别,正是独居北京的诗人经常涌上心头的“思乡病”。“苦命的江南”一直是诗人的不可断绝的“病根儿”,“天黑前,我哪也不去∕就坐在这里。喝茶,抽烟∕想昨夜,想梦里的脸∕想到底是我苦命的江南”。(《想到底是我苦命的江南》)细心的读者不会让诗中的“盗版盘”轻易地跳过,这个词用得非常巧妙,在诗中别有意味,毕竟,这些居留京城的“北漂”不是“原装正版”啊。
  家乡,即便是“苦命的”,也是充满慰藉的――当然,这或许只是一种想象。与这种想象相对的是诗人“混在北京”的现实生活,忙乱、琐碎、疲于生计:“灯下,琐碎的死,类似粮食里∕飞出的几秒钟。比灰尘还轻”。诗的最后一句,也是诗的标题,“没有遥控器帮我们关掉这一场雨”,独立成节,无疑是全诗的“诗眼”。在我看来,这个句子堪称“神来之笔”。“遥控器”这种高科技产品,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北京这个现代化大都市所过的“高品位”生活(与“苦命的江南”的农村生活相对)的一个借喻,而这种现代化的生活,并不能阻止诗人如雨般绵密的思乡之情。而且,巧妙的是,“遥控器”是指向远处的,但是没有一种“摇控器”可以关掉诗人对远处的故乡的相思。这饱含着诗人怎样的喟叹啊!
  这首抒情之作写得节制、干净、蕴藉,正是司空图所谓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没有遥控器帮我们关掉这一场雨
                              ◎老巢

北京又在下雨。黑了天
一付江南的嘴脸。没了白墙青瓦

雨,携带病情,活过来的细菌
从门窗,一些缝,甚至空调风里
打湿床,灯,和盗版盘

我们现在说床单上的斑点不是汗
泪和爱液。是雨在发芽

灯下,琐碎的死,类似粮食里
飞出的几秒钟。比灰尘还轻
电视上,我们看不到太阳的下落

没有遥控器帮我们关掉这一场雨

 

(此文作者是首师大一位我未曾谋面的诗学博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