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四:风行大地的水---解读老巢<4>

(2006-06-09 20:20:14)
标签:

老巢

风行

诗句

诗人

诗篇

赵四

分类: 人说老巢

赵四:风行大地的水---解读老巢<4>    

老巢诗篇的特殊魅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感性,一种如女性般敏锐细腻的感知能力使他百炼成钢的雄健气概中透出绕指柔丝的底纹。这尤其体现在文本中那个爱是涩爱、恋是苦恋的“我”身上,泛着光的《人间爱情》他不相信

我的颜色很亮 /背景浪漫  但不真情

他敏锐地感知着真爱,又有不得不离去的无奈?(存疑,待问老巢本人)

……以行走的频率体会我恋你的 /心情  明与灭 /只是一种简单的 /手势  你可以不回答

而面对风雨  和风雨中 /飘摇的我  你可懂得 /  需要一些阴谋的栅栏  (《亮一盏灯》)

所以,《做只侯鸟》中,诗人坦言:

小羽  爱我 /是支涩嘴的歌曲

以下要引的两段则读之无人不会为之动情的!

劳燕分飞这些日子 /暗中你抚摸你的创伤 /  也一样被触痛  (《暗中你抚摸你的创伤》)

一朵腊梅 /空穴来风吹落 /往家走 /我一步一瓣收拾  (《一步一瓣收拾》)

这拾着花瓣的几乎是个阴性的、温柔如水的男人。这也是一个经常眼泛泪光的男人。

当我们把脚步停在 /一个只属于心灵的节拍 /我们失散的亲人 /就沿着一线泪光的暗示 /打听我们  并且找到  (《沿着一线泪光的暗示》)

请允许我走到每束灯光外哭泣 /哭我风波浪里的曾经 /哭那些互不相干 /又似曾相识的面孔……  (《与你无关的诗和些与你有关的情绪  之四:人在旅途》)

果然是刚柔相济的“英雄断剑 /长歌当哭”(《英雄不问》)。

 

老巢诗篇还有一部分特殊魅力来自于“分裂”所带来的张力。“走近  与离开 /一个动作的两个侧面 /左脚朝南  右脚朝北 /被撕裂的感觉生动……”(《与你无关的诗和些与你有关的情绪  之五:换种唱法》)“分裂”所产生的力量正是精神成长中必须克服、越过但又须假他而生的源泉性力量。以诗句的形式出现时,这种“分裂”有时会表现为语言的自转,其心理学基础是人的无意识结构和语言的语法规则有同一性。所以,这种自转会帮助诗人,但有时也会伤害诗篇。这一点对于诗人老巢来说,尤需注意,他是较喜欢这样使用语言的。但并不是所有含智的语言的自转都值得诗人去保留,建议:如果这语言显得突出在了整首诗之上或之外,就最好放弃使用,宁用更平实的语言。以下录些好句:

一把黄土 /踩在脚下没有什么 /顶在头上什么都没有了  (《年历》)

我所摸到的事实 /非常空洞  (《面对你的缺口》)

  早晚要下 /你把雨当水看没错 /你把水当雨看就错了  (《比牙齿还要直接》)

相互追逐 /我们就一分为二 /相互逃避 /我们就合二为一  (《水深火热》)

接近  就难免伤害 /张贴  就难免撕碎  (《难免》)

                                      四、醉

?/P>

       在这一部分里,我打算做个文本细析式的解读,但只读两句诗。

“醉的价值在于萍水相逢中

我们暂时的形神具备”  (《与你无关的诗和些与你有关的情绪  之五:换种唱法》)

这样的两句诗一般只可得之于偶然,是只能靠词语自动生成的句子,它不可能是深思的结果。“酒——水的形式,火的内容”,这句子可以是深思出来的,但“醉”这两句则只能是词语天然且天才碰撞的偶然遇合的结果。这样的诗句就是通常我们会说是神灵假诗人之手写出来的那种,是真正的诗人对语言一生追寻也只能在蓦然回首处偶一得见的神来之笔。它形成了一个极富磁力的话语场,这两句能指所指向的意义空间非常阔大(当然其音韵节奏也是铿锵有力、完美悦耳,与意义水乳交融的),直指两极,既是在写小“醉”,也是在写生命存在的大“道”。小醉与大道之间充满张力!

“醉”是饮了水中的“火”之后的“人”片刻的闪亮存在!

萍水相逢中的我们可以是一起喝酒直至酒醉的友人、陌路人,可以是我们“人”在生命之旅中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对于生命意志本身、对于自然宇宙之永恒的大道来说,渺小的个体的人无非是转蓬过客,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我们即灰飞烟灭,我们的存在在生命铁的意志面前是铁定的非恒存在,是毫无疑问的“暂时”寄居。这是我们的悲伤之源,也是一切宗教、哲学产生的理由。蒙田说:“学哲学是为了学死。”

而醉的状态是狂喜,是本能力量的被激发,是狄奥尼索斯在你的血脉里发挥威力,那时的外“形”之人似乎为内“神”所掌控、灵魂深处里的许多东西都在向外翻腾,故而此时的“人”形神具备,异彩纷呈。醉的状态较之生活常态自然是“暂时的”,但在这暂时的“人”与“醉”的相逢中,为“醉”所掌握了的“人”也许才是真正被“唤醒”、被“激活”的人,这种活力,这种从无知无觉的日常状态中脱颖而出的另一个“人”使得那一时刻的“人”成为一种澄明的存在,一种发光的生物。一时澄明的存在也许比暗淡的永在更有价值,那是被照亮了的生命瞬间,由是“醉”也就有了“醉的价值”。

这两句诗有着一石漾出千层波的魅力,它带着文本中的老巢特有的承传自中国文化中的“英雄精神”的草莽、漂泊、落拓、激荡、随意的个性特质,成为警句!这是可以放进百年汉语新诗史中让后辈去传诵的诗句。

                                  五、结束语 

既然本篇名为“风行大地的水”,本篇作者决定让结尾在老巢箴言式的诗句中这样敞开:(摘自《既然你叫我大海》)

“好吧我答应满足你

再度泛滥  淹没你

既然你叫我大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