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劳动者贬义词肢体动作疑窦北京生活老巢 |
分类: 老巢随笔 |
可我过起来总不那么理直气壮。
我从小就好吃懒做,人到中年也没改掉这个毛病。我相信会有人类大同的一天,但对劳动将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心存疑窦。尤其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人人忙得喘不过气来,好象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工作,在于比别人更累,这是我所反对的!
这也使我对“懒”有了进一步的偏好与执着。
懒,作为一个贬义词,一般是建立在肢体动作和体力劳动的层面上。
说一个人懒,一般是指其身子重,不愿动弹。
比如我,是能偷懒就偷懒的。不仅是工作,就算是喝酒唱卡拉OK这样我喜欢的事,也要安排在我居住的附近。对此,我的狐朋狗友们颇有怨言,但考虑到我的朽木不可雕,他们还是友情为重,一次次边发牢骚边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过来,在北京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这是多么的不容易,我只有陪他们喝痛快唱尽兴才说得过去!
喝与唱也是动词,就喝酒与唱歌两件事而言,我是一点也不懒的。
可见懒也是相对的。勤于手脚的往往懒于思考,反之亦然。
我说过生活是来不及思考的,但要求一个神智清醒的人什么也不想是做不到的。西方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们的祖先说要三思而后行,听上去矛盾,其实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对要忙碌才能充实的生命,持保留态度。
蜜蜂与苍蝇的忙碌是有区别的,我们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
即使我们不同意人生来就是游手好闲的,起码也不该忙成现在这个样子!
任何一种行为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农耕社会的诗意部分,古代文人的闲情雅致,多少都有些懒洋洋的。
今天人们不懒,我认为不是不想懒,而是不敢懒不会懒。换句话说,一个人懒,在我们这个时代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甚至可以说,懒,作为另一种劳动,其强度是一般人承受不起的。平日里很少有人能忙里偷闲去看看风景,换换心情,所以到了节假日才喜出望外。劳动节带给劳动者全部快乐就是:今天可以不劳动。
更何况如今是可以七天不劳动!